台城路/齐天乐.寄弁阳翁

半空河影流云碎,亭皋嫩凉收雨。

井叶还惊,江莲乱落,弦月初生商素。堂深几许。

渐爽入云帱,翠绡千缕。

纨扇恩疏,晚萤光冷照窗户。

文园憔悴顿老,又西风暗换,丝鬓无数。

灯外残砧,琴边瘦枕,一一情伤迟暮。故人倦旅。

料渭水长安,感时吟苦。正自多愁,砌蛩终夜语。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半空河影流云碎,亭皋嫩凉收雨"一句中,河水的倒影在半空中与流动的云朵相互交织,形成一种柔和而又有些许破碎的美感。而“亭皋”则是古代园林中的建筑物,此处形容其周围的景色是清凉而且有些许寒意,仿佛能预感到雨水即将降临。"井叶还惊,江莲乱落,弦月初生商素"中,井边的树叶似乎因为秋风的吹拂而颤抖不已,而江上的荷花则随着风势纷纷扬扬地飘落,远处挂着一轮新生的弦月,银白色的光辉与商素(一种植物)的洁白相互映衬。

"堂深几许。渐爽入云帱,翠绡千缕"则是描写室内的景象,厅堂之深不一而足,而秋风带来的凉意悄然进入,用以细软如云的帘幕来形容那种轻盈的感觉,室内装饰的翠绿丝线纵横交错,如同千丝万缕。

"纨扇恩疏,晚萤光冷照窗户。文园憔悴顿老,又西风暗换,丝鬓无数"中,诗人提到手中的扇子轻拂着空气,而晚上的萤火虫在窗前飞舞,其光亮透过窗户投射出来,与室内的古旧园林相映照,园林因年久失修而显得荒凉无比,再加上西风的吹袭,一切都变得沧桑。"丝鬓"则是指头发的细软部分,这里用来形容岁月留下的痕迹。

"灯外残砧,琴边瘦枕,一一情伤迟暮。故人倦旅"表达了诗人的哀愁之情,在昏黄的灯光下,桌上的砧板(古代用来捣药材)显得孤零零的,而靠近琴边的枕头则透露出长时间不被使用的凄凉。每一样物品都让诗人感受到一丝丝的情伤与对往昔时光的留恋。"故人倦旅"则是指那些旧友之间因长时间的旅行而显得疲惫。

"料渭水长安,感时吟苦。正自多愁,砌蛩终夜语"中,诗人估量着那渭水(古代河流名)的平静与长安之美,而这种情景触动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哀痛。他在感叹时光之苦楚中沉浸,不禁自添愁绪。而"砌蛩终夜语"则是形容蟋蟀整晚不息地鸣叫,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旧友离散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7)

李莱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生查子

妾情歌柳枝,郎意怜桃叶。

罗带绾同心,谁信愁千结。

楼上数残更,马上看新月。

绣被怨春寒,怕学鸳鸯叠。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扬州慢.琼花次韵

玉倚风轻,粉凝冰薄,土花祠冷无人。

听吹箫月底,传暮草金城。

笑红紫、纷纷成雨,溯空如蝶,恐堕珠尘。

叹而今、杜郎还见,应赋悲春。

佩环何许,纵无情、莺燕犹惊。

怅朱槛香消,绿屏梦渺,肠断瑶琼。

九曲迷楼依旧,沈沈夜、想觅行云。

但荒烟幽翠,东风吹作秋声。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西江月.海棠

绿染晓云冉冉,红酣晴雾冥冥。银簪悬烛锦官城。

困倚墙头半影。雨后遍饶艳冶,燕来同作清明。

更深犹唤玉靴笙。不管西池露冷。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杏花天

年时中酒风流病。正雨暗、蘼芜深径。

人家寒食烟初禁。狼藉梨花雪影。

西湖梦、红沈翠冷。记舞板、歌裙厮趁。

斜阳苦与黄昏近。生怕画船归尽。

形式: 词牌: 杏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