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

山近西台易夕烟,东台占得夕阳偏。

贪看归鸟过林隙,不觉奇峰堕眼前。

土灶夜烧松叶火,石盆晓漱菊花泉。

丹梯横绝青山路,劝子先参鸟道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日落时分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首联“山近西台易夕烟,东台占得夕阳偏”以对比手法,展现了西台与东台在夕阳映照下各自不同的景象,西台被轻柔的夕烟环绕,而东台则独享偏斜的夕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颔联“贪看归鸟过林隙,不觉奇峰堕眼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沉醉于自然之中的情感。诗人被归巢的鸟儿吸引,目光随着它们穿过树林的缝隙,却未察觉到前方奇峰突兀地出现在眼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痴迷和沉浸。

颈联“土灶夜烧松叶火,石盆晓漱菊花泉”转而描写夜晚与清晨的场景。夜晚,土灶上燃烧着松叶的火焰,温暖而充满野趣;清晨,石盆中清冽的菊花泉水被洗涤,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尾联“丹梯横绝青山路,劝子先参鸟道玄”则以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之道的探索与感悟。丹梯象征通往高处的道路,这里暗指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鸟道玄”则寓意着自然界的奥秘与深邃。诗人以这句劝勉之语,鼓励读者去亲身体验和探索自然之美,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哲理与玄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日落、夜晚与清晨等不同时间段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与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道的探索与思考。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题右丞画荷蓧图

杏花菖叶雨声春,甘作明时荷蓧身。

只道乌鸦犹父子,岂知蝼蚁亦君臣。

杖头日月挑周器,松下衣冠自舜民。

好在丹青王右辖,解回枯槁入陶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游上清宫二首(其一)

霜叶萧萧覆井栏,朝元阁上玉筝寒。

千年辽鹤归华表,万里宫车泣露盘。

日上雾尘迷碧瓦,夜深月露洗荒坛。

断碑脍炙人何在,吏部而今不姓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游上清宫二首(其二)

暇日登临近吹台,夷门城下访寒梅。

鳌头它日几人在,樽酒而今一笑开。

秋潦渗馀村径出,夕舂鸣处野禽来。

醉归扶路人争看,知是诗仙阆苑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月上人赴少林

只臂伽黎不作难,将心到处遣人安。

瓶离汴水秋风冷,锡入嵩峰夜月寒。

箧里赠诗更雨晒,囊中施钵对风餐。

心知拟就东林宿,已向林梢荐刹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