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八首(其三)

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

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蘋。

果气时不歇,蘋花日自新。

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

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翻译

你是一位来自陇西的客人,我在这里遇到了江南的春天。
早晨我在仙境般的环境中采摘含灵果,傍晚则摘取随风摇曳的风蘋。
含灵果的气息四季不断,风蘋的花朵每日更新。
我用这些江南的特产,想赠予你这位陇西的友人。
满心怀想却无法送达,这份礼物终究没有机会送到你的手中。

注释

君:你。
为:是。
陇西客:来自陇西的人。
妾:我。
遇:遇到。
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朝:早晨。
游:游玩。
含灵果:神秘的果实。
夕:傍晚。
采:采摘。
弄风蘋:随风飘动的水草。
果气:果实的气息。
不歇:不停息。
日自新:每日更新。
以此:用这些。
江南物:江南特产。
持赠:赠送。
陇西人:陇西的友人。
空盈:满怀。
万里怀:遥远的思念。
欲赠:想赠予。
竟:最终。
无因:没有机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作品,名为《江南曲八首(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 这两句诗开篇即点明了双方的地理隔离和季节差异。陇西位于中国西北,历史上常被用来指代边塞;而江南则是水乡泽国,春意盎然。这里的“君”指的是远在陇西的亲人或知己,而“我”则留在了江南。

"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蘋"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江南的生活情景。白天漫步于灵山奇果之中,晚上则与轻盈的风和水草为伴。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与大自然合一的心境。

"果气时不歇,蘋花日自新" 这两句强调了江南物产的繁盛和自然界的生命力。灵山之果常有香气,而水边的风蘋则每天都有新的花朵绽放。这既是对江南春色的赞美,也暗示了一种永恒与更新的主题。

"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意:她希望将这份江南之美带给远方的亲人或知己。这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馈赠,更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和联结。

"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尽管她满怀思念之情,却苦于无法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远方的人。这“无因”二字,既可以理解为找不到合适的方式,也可能暗示着一种生活中的隔阂,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成为阻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和对陇西亲人的思念,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远方亲人或知己的深情厚谊,以及因为地理距离而无法实现的心愿。

收录诗词(40)

刘希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 字:延之(一作庭芝)
  •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 生卒年:约651年-约680年

相关古诗词

江南曲八首(其六)

暮春三月晴,维扬吴楚城。

城临大江汜,回映洞浦清。

晴云曲金阁,珠楼碧烟里。

月明芳树群鸟飞,风过长林杂花起。

可怜离别谁家子,于此一至情何已。

形式: 乐府曲辞

巫山怀古

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

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

归来高唐夜,金釭燄青烟。

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摇落殊未已,荣华倏徂迁。

愁思潇湘浦,悲凉云梦田。

猿啼秋风夜,雁飞明月天。

巴歌不可听,听此益潺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孤松篇

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

澹艳烟雨姿,敷芬阳春陌。

如何秋风起,零落从此始。

独有南涧松,不叹东流水。

玄阴天地冥,皓雪朝夜零。

岂不罹寒暑,为君留青青。

青青好颜色,落落任孤直。

群树遥相望,众草不敢逼。

灵龟卜真隐,仙鸟宜栖息。

耻受秦帝封,愿言唐侯食。

寒山夜月明,山冷气清清。

凄兮归凤集,吹之作琴声。

松子卧仙岑,寂听疑野心。

清泠有真曲,樵采无知音。

美人何时来,幽径委绿苔。

吁嗟深涧底,弃捐广厦材。

形式: 古风

采桑

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

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

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携笼长叹息,逶迟恋春色。

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

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