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出近郊

回望三条接上兰,野霏山秀似堪餐。

冰翻断影回鱼暖,云作轻阴借雁寒。

即席缥清宜玉斝,何人苏合费金丸。

风长麦浅如皋路,雉子斑斑锦羽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回首望去,三条河连接着兰溪,野外的雾气缭绕,山色秀丽仿佛能供人食用。
冰面翻动,鱼儿的身影断断续续,水温适宜,云层轻薄,似乎在借给南飞的大雁一丝寒冷。
就地设宴,清澈的酒适合用玉杯盛装,是谁奢侈地使用了昂贵的苏合香丸。
风吹过,麦田一片浅黄,如同皋路上的景色,野鸡身上斑斓的羽毛已经干枯。

注释

三条:河流名。
兰:兰花,也可能指兰溪。
霏:雾气。
餐:食用,这里形容山色之美。
冰翻:冰面波动。
鱼暖:水温适中,鱼儿活动。
苏合:古代的一种香料。
金丸:贵重的药丸。
麦浅:麦田颜色浅黄。
雉子:野鸡。
锦羽:色彩斑斓的羽毛。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回望三条接上兰,野霏山秀似堪餐"中,“三条”可能指的是三条小溪或小路,它们蜿蜒曲折,与绿意盎然的兰草相连,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野霏山秀似堪餐"则描绘了春日山野的清新与美味,如同佳肴般令人垂涎。

接下来的“冰翻断影回鱼暖,云作轻阴借雁寒”展现了早春时节自然界的温暖与凉意相间。"冰翻断影"可能是指冬日的冰面开始融化,露出水下的倒影,而“回鱼暖”则暗示着水中的生物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云作轻阴借雁寒”中,春日的云彩为大地带来了适度的阴凉,这种凉意仿佛是从高飞的雁背后借来的。

"即席缥清宜玉斝,何人苏合费金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与享受。"即席"意味着临时搭建的座位,或是在野外的即兴小憩,而“缥清宜玉斝”则形容这种环境下的饮酒之乐,玉斝是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这里用以比喻诗人的心境清澈如玉。"何人苏合费金丸"中,“何人”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药仙苏恭,他以制药闻名,而“苏合费金丸”则是对他那昂贵且难得的仙丹的赞美。

最后,"风长麦浅如皋路,雉子斑斑锦羽乾"描绘了早春田野的景象。"风长"表明春风轻拂,"麦浅"则指的是麦苗尚浅,尚未成熟。而“雉子斑斑锦羽乾”中,“雉子”是指野鸡,而“斑斑”形容它们的羽毛色彩斑斓如同织就的锦缎,“干”则可能指的是风中的干燥感,或是羽毛在阳光下的干爽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享受。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早春夙兴

晓参横没月沉烟,寺鼓军刀隐隐连。

初暖欲归池中地,剩寒犹属陇梅天。

遥帷曙气春篝烛,病榻邪风袭贡绵。

犹意王筠斋壁咏,玉蝫霏溜破霞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早秋

脱叶惊彫岁,翻车送落晖。

蔗浆晨渴减,桃簟夜凉归。

怨月收纨扇,轻云怯纻衣。

沈愁知几许,带眼不胜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早秋二首(其二)

落照临风细细寒,已收纹簟未收纨。

山中桂老初含紫,泽上枫多并是丹。

月过河桥低映榭,露从霄极暗供盘。

何人刻意离忧苦,不字灵均即姓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早秋二首(其一)

月夜亭皋秋气生,又从摇落到峥嵘。

寒花尚作茸茸密,晚叶偏能飒飒鸣。

对把蟹螯何处酒,怅怀莼菜此时羹。

西风万里吹斑鬓,可待中郎丽赋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