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鲁祖面壁

鲁祖三昧最省力,才见僧来便面壁。

若是知心达道人,不在扬眉便相悉。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宋代诗歌《颂鲁祖面壁》由释善冀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中的重要理念——面壁静坐与内心觉悟的关系。

首句“鲁祖三昧最省力”,开篇即点明了鲁祖(此处指禅宗祖师)所追求的“三昧”(禅定)是最为简便直接的修行方法。这里的“三昧”不仅指禅定的状态,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觉醒。

接着,“才见僧来便面壁”描绘了一幅典型的禅宗修行场景:当有僧人来访时,鲁祖选择面壁而坐,不言不语。这种行为表面上看似冷漠或避世,实际上是在以静默的方式示现禅定的力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专注与探索。

后两句“若是知心达道人,不在扬眉便相悉”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它强调,真正的修行者并不需要通过言语或表情来表达理解或接纳,因为他们的内心已经达到了与真理相通的状态。这里的“知心达道”意味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而“不在扬眉便相悉”则暗示了内在的和谐与外在行为之间的统一,即真正的智慧和理解是无需外显的,它自然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和态度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鲁祖面壁这一形象,巧妙地传达了禅宗修行中关于内心静观、自我超越和内在智慧的深刻哲学思考。它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通过简单的行动达到心灵的升华,体现了禅宗修行的简约与深邃。

收录诗词(1)

释善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放却牛绳便出家,剃除须发著袈裟。

有人问我西来意,拄杖横挑啰哩啰。

形式: 偈颂

答李陶

通身一点法,四海永绝伦。

开得天关路,闭得地户门。

若要求长生,到断五行因。

形式: 古风

性慵

性佣人事拙,思向远山居。

欲得是非少,先宜来往疏。

善邻惟水竹,良友秪琴书。

冷淡生涯外,逍遥一室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颐真亭

剪去旧蒿莱,开亭养圣胎。

闭开虚室白,隐几寸心灰。

月上池浮露,风生竹扫苔。

悠悠奔竞者,何处问丹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