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

慷慨乃知故人,徘徊乃知故乡。

远道多怀,久客自伤。欲驾车无輗,欲渡河无梁。

中夜顾形影,泣下沾衣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悲歌》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表达,描绘了离乡背井之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叹。

首句“慷慨乃知故人”,表达了在离别之后,方能深刻体会到友情的珍贵。接着,“徘徊乃知故乡”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这两句诗以对比手法,突出了人在异乡时对过往情感和熟悉环境的强烈渴望。

“远道多怀,久客自伤。”这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长期漂泊在外的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他们远离家乡,面对未知的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欲驾车无輗,欲渡河无梁。”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个人的困境比作无法驾车前行而缺少车轴,无法过河而没有桥梁,形象地表达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以逾越的障碍,以及寻求解决之道的艰难。

“中夜顾形影,泣下沾衣裳。”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深夜独处的场景,主人公在寂静的夜晚回望自己的身影,不禁泪流满面,湿透了衣裳。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无助,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深深无力感。

整体而言,《悲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修辞手法,深刻揭示了游子在外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挣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猛虎行

饥且从漂母食,寒且从巢父栖。

石不为周客笑,玉不为楚王啼。

菅茅但塞路,桃李自成蹊。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枯鱼过河泣

大鱼啖小鱼,小鱼啖虾䱉。虾䱉啖沮洳。

啖多沮洳涸,请君肆中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鱼]韵

远游篇

万里未足步,过谒历遐荒。

一举驾黄鹄,再举凌云翔。

澄氛隐北斗,河汉集为梁。

山川自纡曲,天地自圜方。

六鳌抃蓬莱,十日弹扶桑。

潮水怒相击,昆崙出中央。

流览临九州,众人何茫茫。

絪缊造元气,控揣成阴阳。

黔羸秉大钧,丛脞不可当。

道逢王子乔,揖我还故乡。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广齐讴行

不劳歌楚艳,请为罢吴趋。

上客但安坐,听我奏齐讴。

鹰扬表东土,赐履维青州。

沃壤既如膏,丝枲韧且柔。

鱼盐无俭岁,海王自春秋。

百二敌彊秦,八九吞徒州。

美哉一匡力,天下咸宗周。

朝服西济河,鞭箠使诸侯。

至今临淄途,诵义慕前修。

枹鼓立军门,意气纵横浮。

举袂成帏幕,攘臂赴仇雠。

先君务养士,奕世恢鸿猷。

晏婴以当路,结交鲁孔丘。

其人聘列国,终日无停辀。

及闻箾韶音,若与唐虞游。

三月忘寝食,栖栖此淹留。

季札本荆蛮,华夏多夷犹。

泱泱叹大风,观采不能休。

五伯桓称首,四豪文其尤。

拥彗为宾师,铁笼存主忧。

阔达有遗俗,功利非所谋。

驰骋一何雄,冠剑常相求。

蠋辞万家邑,连谢千金酬。

即论二布衣,岂复商贾流。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