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饥且从漂母食,寒且从巢父栖。

石不为周客笑,玉不为楚王啼。

菅茅但塞路,桃李自成蹊。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猛虎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猛虎的形象与境遇,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

首句“饥且从漂母食,寒且从巢父栖”,以“漂母”和“巢父”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比喻猛虎在饥饿和寒冷时,能够像古人一样寻求庇护和食物,象征着猛虎的智慧与适应力。漂母是汉高祖刘邦的母亲,曾施舍饭食给年少的刘邦;巢父则是传说中的隐士,他宁愿让出自己的水槽给他人饮水,也不愿违背自然之道。

接下来的“石不为周客笑,玉不为楚王啼”,进一步深化了猛虎的形象。这里的“石”和“玉”分别代表了猛虎的坚韧与高贵,暗示猛虎不会因为外界的嘲笑或责难而改变其本质。周客和楚王则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猛虎不为这些外在因素所动,保持自我。

“菅茅但塞路,桃李自成蹊”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菅茅象征着道路的障碍,而桃李则象征着成长与繁荣。这里表达了猛虎虽面对困难与阻碍,但依然坚定地前行,最终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就像桃李树一样,自然地生长并形成小径,寓意着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整体而言,《猛虎行》通过猛虎的形象,传达了对自由、独立与坚韧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个人价值与尊严的尊重。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枯鱼过河泣

大鱼啖小鱼,小鱼啖虾䱉。虾䱉啖沮洳。

啖多沮洳涸,请君肆中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鱼]韵

远游篇

万里未足步,过谒历遐荒。

一举驾黄鹄,再举凌云翔。

澄氛隐北斗,河汉集为梁。

山川自纡曲,天地自圜方。

六鳌抃蓬莱,十日弹扶桑。

潮水怒相击,昆崙出中央。

流览临九州,众人何茫茫。

絪缊造元气,控揣成阴阳。

黔羸秉大钧,丛脞不可当。

道逢王子乔,揖我还故乡。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广齐讴行

不劳歌楚艳,请为罢吴趋。

上客但安坐,听我奏齐讴。

鹰扬表东土,赐履维青州。

沃壤既如膏,丝枲韧且柔。

鱼盐无俭岁,海王自春秋。

百二敌彊秦,八九吞徒州。

美哉一匡力,天下咸宗周。

朝服西济河,鞭箠使诸侯。

至今临淄途,诵义慕前修。

枹鼓立军门,意气纵横浮。

举袂成帏幕,攘臂赴仇雠。

先君务养士,奕世恢鸿猷。

晏婴以当路,结交鲁孔丘。

其人聘列国,终日无停辀。

及闻箾韶音,若与唐虞游。

三月忘寝食,栖栖此淹留。

季札本荆蛮,华夏多夷犹。

泱泱叹大风,观采不能休。

五伯桓称首,四豪文其尤。

拥彗为宾师,铁笼存主忧。

阔达有遗俗,功利非所谋。

驰骋一何雄,冠剑常相求。

蠋辞万家邑,连谢千金酬。

即论二布衣,岂复商贾流。

形式: 乐府曲辞

前缓声行

海中之山,必有天上之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自非意气轻黄金,结交宁足多。

当复思东来之兔,必有西去之乌。

不舍昼夜,曾何爱于吾徒。

长笛不呼短笛呼,愿君有酒即饮无酒酤。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