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翠落虚牖,坐对龙山峰。
忽看峰际月,已挂溪头松。
月高淡星汉,倒影溪流中。
境静尘俗屏,人闲眺所空。
泯心欲忘我,如游上皇风。
此时何所有,云外闻疏钟。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月夜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坐在窗前,面对着远处的龙山峰,忽然间,他看到峰顶挂着一轮明月,而月光又映照在溪水之中,使得整个景象显得格外幽静。月光高悬,星空似乎也变得淡然,溪流中的倒影更加清晰。这样的环境让人心境宁静,尘世的烦恼仿佛都被屏蔽了。诗人感到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异常悠闲,甚至有种超脱世俗的感觉。他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几乎忘记了自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这样的夜晚,除了偶尔传来远处的钟声,别无他物,这钟声似乎来自云端,更增添了这份宁静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居月夜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之美。
不详
成败何足校,英雄自有真。
据迹鼓唇舌,千秋一酸辛。
不见屠狗辈,乘时灭强秦。
卧龙思复汉,赍志何曾申。
致君复淳风,杜老有夙志。
南山石可耕,俟时合高寄。
胡为望吹嘘,干人欲涕泗。
区区愁饿死,饿死乃常事。
叩门随肥马,自反恐含愧。
上书光范门,斯亦贤者累。
贫贱非所忧,菽水有馀欢。
毛义喜形色,意讵荣一官。
用愧七尺躯,无由洁晨餐。
斗粟不任舂,负米计弥艰。
大义在不辱,守身重丘山。
安得力耕养,十亩乐闲闲。
刘协著《雕龙》,怀之谒休文。
磬折车辐下,有才惧无闻。
又闻鲍明远,奏诗义庆门。
韬知恐沉没,上书以求伸。
无称虽可疾,荣名胡因人?
荣名虽可宝,此身亦宜珍。
眩玉贤者羞,自媒贞女嗔。
崇实宾自至,奚为丧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