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为友人刘元畸解官归乡所作的送别诗。诗中以豪迈洒脱的笔触,描绘了刘元畸仕途生涯的起起伏伏,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感悟。
首句“群书讽诵不离口”,点明了刘元畸勤奋好学、饱读诗书的形象。接着“君才岂止王季友”一句,赞美其才华横溢,不仅限于学问,更在为人处世方面有着非凡的智慧和能力。
“力探千载自青眼,智效一官今白首”两句,既是对刘元畸多年为官生涯的概括,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他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历史,以智慧的头脑应对官场,如今已步入老年。
“三年拄颊京江上,车如鸡栖马如狗”描绘了刘元畸在京都江边为官三年的生活情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官场的繁忙与喧嚣。而“旁人窃叹君则笑,一鬨从来有奇偶”则体现了刘元畸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面对他人对官场的抱怨,他却能一笑置之,认为人生百态,各有其奇偶之处。
“椎鼓发船忽复去,聚散匆匆一翻手”表达了送别时的场景,刘元畸即将离开官场,踏上归乡之路,聚散离合,如同翻手之间,充满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泾川绿涨三百里,试脱征衣濯尘垢”预示着刘元畸回到故乡后,将远离官场的尘嚣,享受自然的美好,洗涤心灵的尘埃。
“人间至计只樗栎,身外虚名本箕斗”则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平凡的生活,身外的虚名不过是天上的星辰,微不足道。
最后,“君归更问且过翁,富贵何如一杯酒”表达了对刘元畸回归生活的期待,希望他能在平凡中找到快乐,富贵如浮云,一杯浊酒足以慰藉心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