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题阙》之九十三。诗中描绘了边疆战乱后的惨状,以及对社会道德沦丧和文化传承的忧虑。
首句“边马躏中原,遂扫东南陲”描绘了边疆战事的残酷,马蹄践踏着中原大地,战火蔓延至东南边境。接着“天地尽为元,生人安敢违”表达了战争对天地间生灵的毁灭性影响,人们不敢违背这残酷的现实。
“伦物俱澌尽,存者仅一丝”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伦理道德几乎荡然无存,仅剩一线生机。接下来“许生当色辰,强起修饰之”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道德重建的期待,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努力维护和恢复传统礼仪。
“虽复风俗颓,犹守六经遗”指出尽管社会风气衰败,但人们仍然坚守儒家经典中的教诲,试图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然而,“奈何拘方士,龂龂生哫斯”则批评了当时迷信盛行,方士之流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却未能引领正确的方向。
最后,“不闻夫子言,吾欲居九夷”表达了诗人对于孔子思想的向往,希望回到孔子所倡导的和谐社会,远离世俗的纷扰与混乱。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王世贞对于社会动荡、道德沦丧的深刻忧虑,以及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坚持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