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歌(其五)

禺中巳,削发谁知到如此。

无端被请作村僧,屈辱饥凄受欲死。

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

适来忽尔到门头,唯道借茶兼借纸。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乡村生活中的日常与遭遇,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禺中巳,削发谁知到如此。” 开篇以时间点“禺中巳”(即午后)起笔,暗示了禅师在一天中的某个时刻,已经剃度出家,过上了不同于世俗的生活。然而,“谁知到如此”,则透露出一种超乎常人想象的孤独与深刻,禅师的生活状态并非外界所能轻易理解或认同。

“无端被请作村僧,屈辱饥凄受欲死。” 这两句描述了禅师被邀请去村庄里充当僧人的经历。他感到既委屈又痛苦,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匮乏(“屈辱饥凄”),更可能涉及精神上的不被尊重与接纳(“受欲死”)。这种情感的表达,展现了禅师对尊严与社会认同的重视。

“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 在这个乡村环境中,禅师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村民,如“胡张三”、“黑李四”等。然而,这些村民对他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敬与礼貌(“恭敬不曾生些子”),这进一步凸显了禅师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地位。

“适来忽尔到门头,唯道借茶兼借纸。” 最后两句描绘了禅师偶遇村民的情景。村民们只是简单地找他借茶和纸,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或尊重。这一细节再次强调了禅师在社会中的平凡与被忽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禅师在乡村生活中的点滴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出家人尤其是禅师群体的普遍态度,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同时,也体现了禅师对于自身身份与社会角色的深刻思考和自我接纳。

收录诗词(17)

从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时歌(其六)

日南午,茶饭轮还无定度。

行却南家到北家,果至北家不推注。

苦沙盐,大麦醋,蜀黍米饭齑莴苣。

唯称供养不等閒,和尚道心须坚固。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七)

日昳未,者回不践光阴地。

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老僧身便是。

不习禅,不论义,铺个破席日里睡。

想料上方兜率天,也无如此日炙背。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八)

晡时申,也有烧香礼拜人。

五个老婆三个瘿,一双面子黑皴皴。

油麻茶,实是珍,金刚不用苦张筋。

愿我来年蚕麦熟,罗㬋罗儿与一文。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九)

日入酉,除却荒凉更何守。

云水高流定委无,历寺沙弥镇常有。

出格言,不到口,枉续牟尼子孙后。

一条拄杖粗楋藜,不但登山兼打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