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九月末水仙开

蔷薇露染玉肌肤。欲试缕金衣。

一种出尘态度,偏宜月伴风随。

初疑邂逅,湘妃洛女,似是还非。

只恐乘云轻举,翩然飞度瑶池。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蔷薇》。从艺术风格来看,王炎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之景,并以此类题材展现其清新脱俗的情怀。此诗通过对蔷薇花和月夜景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情感。

"蔷薇露染玉肌肤"这一句,运用了鲜明的形象,将蔷薇花比作如玉般洁白且带有湿润光泽的皮肤。通过这种拟人的描写,使得植物不再是冷冰冰的自然物,而是拥有生命力的美丽存在。

"欲试缕金衣"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表达出诗人对蔷薇花之美的赞赏与向往,似乎想要为其穿上缕织的金色衣裳,以彰显其高贵与珍贵。这种想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也透露出对自然之物赋予的情感。

"一种出尘态度,偏宜月伴风随"这两句,表达了蔷薇花超凡脱俗的气质,以及它与月夜和微风相得益彰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美化了自然,更赋予其一种精神层面的意义。

"初疑邂逅,湘妃洛女,似是还非"几句,借用了古代美女的形象,为蔷薇花增添了一种神秘与难以捉摸的魅力。诗人似乎在探讨自然之物与历史传说之间的联系,将蔷薇花提升至一种文化符号的高度。

最后两句"只恐乘云轻举,翩然飞度瑶池"则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蔷薇花随着云朵轻盈地飘扬,穿越了瑶池(仙界之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极致赞美,也是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精致细腻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将蔷薇花描绘得如同一位仙女般,既有形似,又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收录诗词(54)

王炎2(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朝中措

杜鹃声断日曈昽。过雨湿残红。

老色菱花影里,客愁蕉叶香中。

柳梢飞絮,桃梢结子,断送春风。

莫恨春无觅处,明年还在芳丛。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满江红.至日和黄伯威

宦海浮沉,名与字、不能彰彻。

青云上、诸公衮衮,难登狭劣。

结绶弹冠成底事,解颐折角皆虚说。

待黄粱、梦觉始归来,非明哲。易消释,空中雪。

多亏缺,天边月。算人生必有,衰羸时节。

恁是一阳来复后,梅花柳眼先春发。

料明年、又老似今年,当休歇。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蓦山溪.巢安寮毕工

莺啼花谢,断送春归去。

雨后听鹃声,恰似诉、留春不住。

韶光易迈,暗被老相催,无个事,没些愁,方是安身处。

栽松种菊,相对为宾主。

终日掩柴扉,但只有、清风时度。

不忺把酒,又不喜观书,饥时饭,饱时茶,困即齁齁睡。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美人.甲戌正月望后燕来

镜中失画双青鬓。懒更占花信。小梅半谢雨垂垂。

未许轻红破蕾、缀桃枝。社前归燕穿帘语。

似说人憔悴。自缘老去少欢悰。

不是春寒料峭、怯东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