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皇帝挽诗二首(其二)

仁爱周华夏,英聪贯古今。

知人符日照,裕物称天临。

閒退亲传子,忧劳旧损心。

景光昭百世,昧谷谩西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仁爱遍布中华大地,智慧贯穿古今长河。
了解他人如同阳光普照,恩泽万物象征天道无私。
退位后仍亲自教诲后代,忧虑辛劳使内心疲惫。
光辉永照百代,黑暗山谷徒然西沉。

注释

仁爱:充满爱心和关怀。
周:遍布。
华夏:中国。
英聪:才智出众。
贯:贯穿。
古今:从古至今。
知人:了解他人。
符:符合。
日:太阳。
裕物:恩惠万物。
称:象征。
天临:天道降临。
閒退:退位闲居。
亲传:亲自传授。
子:子女。
忧劳:忧虑辛劳。
损:损害。
景光:光辉。
昭:显扬。
百世:百代。
昧谷:黑暗山谷。
谩:徒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光宗皇帝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其仁爱与智慧的赞美。首句"仁爱周华夏"赞扬了光宗皇帝的博爱,他的仁德惠及整个中华大地。次句"英聪贯古今"则强调了他过人的才智贯穿于历史长河之中。

"知人符日照"进一步描绘了皇帝的明察秋毫,如同阳光普照,洞悉人心。"裕物称天临"则表达了他对百姓的恩泽深厚,如同上天的眷顾。"閒退亲传子"写到皇帝即使在退位后仍关心后继者,体现了他的教育之责。"忧劳旧损心"则流露出对皇帝因国事操劳而身心疲惫的感慨。

最后两句"景光昭百世,昧谷谩西沉","景光"象征着皇帝的光辉事迹将永载史册,"昧谷"比喻皇帝的离世,暗示其光芒虽逝,但其影响深远,不会被遗忘,如同太阳落山,只是暂时的西沉。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先帝功德,歌颂其仁政智慧,并寄寓哀思的挽诗。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光宗皇帝挽诗二首(其一)

与进依三善,从游阅五冬。

初终存缱绻,议论极从容。

辅政时虽浅,开藩眷自浓。

不如仙宅犬,犹从鼎湖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再用邦衡韵赞其閒居之乐且致思归之意

一别龙门不计春,思公梦渡太皋津。

遥知绿野朱颜好,应笑红尘白发新。

午茗亲烹留上客,夜棋酣战调佳人。

道腴有味诗弥胜,何止冰凝与蜜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次韵送杨昌英赴麻阳宰

未结絇丝侍玉除,聊纡墨绶奉安舆。

诸君相尚耻为令,明府何妨大所居。

岁美莫忧君不足,日长当念民无如。

玉床箭镞何劳寄,只愿章交使者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再登翠微亭和同年汤平甫知县二首(其二)

相君早日翼天飞,晚落江湖罪以微。

好事一时开翠壁,佳名千古记黄扉。

朝游要及鸦翻树,夕返何妨萤湿衣。

更得汤休奇绝句,后来谁忆谢玄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