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边塞的画面,以大雁南飞为引子,表达了旅人的思归之情和孤独之感。"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形象地写出大雁在寒冷的云层中成行南飞,似乎也在抱怨不能早日回到温暖的南方。接着,诗人自问:"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流露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人杳杳,思依依",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思念之情绵长而深切。"更无芳树有乌啼",以乌鸦的啼声反衬出环境的荒凉和内心的孤寂。最后,诗人借"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表达出对离别的深深眷恋,希望眼前的明月能成为他们之间唯一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词作风格,表达了离别之苦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于中好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押[寒]韵

于中好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

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押[尤]韵

于中好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樽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押[麻]韵

于中好.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