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族弟子西赴省

吾家词伯达斋翁,阿季文名有父风。

笔阵千军能独扫,马群万古洗来空。

嗟予还笏归林下,看子乘船入月中。

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我家有一位词坛大师达斋翁,他的儿子阿季文名也继承了父亲的风范。
他的笔法如同千军万马,一挥而就,洗净了万古的尘埃。
我感叹自己只能辞官归隐山林,看着你乘船驶向那明月之中。
你的才华在淡墨中也能显现出头筹,无需再用金色封帖来装饰。

注释

吾家:我家。
词伯:词坛大师。
达斋翁:达斋翁(人名)。
阿季:儿子的名字。
文名:文学名声。
父风:父亲的风格。
笔阵:笔法。
千军:千军万马。
独扫:独自挥洒。
马群:比喻众多作品。
万古:长久以来。
还笏:辞官归隐。
林下:山林生活。
乘船:驾船。
月中:明月。
淡墨:淡雅的墨色。
榜头:榜首。
快睹:快速看到。
泥金帖子:用泥金装饰的信封。
不须封:无需封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族弟子西赴省》。诗中表达了对族弟文学才能的赞赏和不舍的心情。

“吾家词伯达斋翁,阿季文名有父风。”这两句是说族中的长者达斋翁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其子孙阿季也继承了这种文名,表现出了家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传统。

“笔阵千军能独扫,马群万古洗来空。”这里用战争和洗马的意象,形容族弟子的文学才华如同威武的将领,能够独自扫荡千军,如同古代名将韩信洗马于濯溪之畔,表现出对其文笔的高度评价。

“嗟予还笏归林下,看子乘船入月中。”诗人感慨地表达了对族弟子的不舍,以及自己留在山林中的决定,同时也为族弟子能够乘舟而行,进入更高境界(象征着文学的高峰)而感到欣慰。

“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族弟子的文字评价,认为其文笔如同淡墨书写的榜样,可以迅速被人赏识,而泥金制成的珍贵帖子也不需要封存,即可传世。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以及丰富的意象和深长的韵味,表达了诗人对族弟子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不舍与期望。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清江王守赴召

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

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

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

有曾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

昔才一人今三人,后者玉振前金声。

阿枢更有金玉阿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

清江五马来自东,三年一日一春风。

又闻一节唤归去,父老拦街遮不住。

唤它父老且细听,朝家也要好公卿。

父老莫与朝家争,打鼓发船催速行。

形式: 古风

送萧仲和往长沙见张钦夫

萧家伯氏难为兄,萧家仲氏难为弟。

御史子孙今有谁,眼中乃见此二士。

阿兄采兰寿梅堂,阿弟束书参蜀张。

圣门九钥天为守,玉匙密付蜀张手。

子到长沙渠问侬,为言真成一老翁。

功名妄念雪销了,只爱吟诗恼鱼鸟。

子归好在中秋前,看子新年胜故年。

形式: 古风

送黄几先司户

吾友黄编修,用不究其挟。

有子传父书,潜心泣麟业。

胸中石渠剩,笔底秋鹰捷。

蟾兔赠一枝,衣钵续四叶。

不应千里来,乃欲一揖别。

恰当新酒熟,幸与故人接。

细酌且短檠,软语更长铗。

去去谒九扉,天路看高蹑。

形式: 古风

送黄岩老通判全州

潇湘之山可当一枝笔,潇湘之水可充一砚滴。

白石得官斑竹林,天锡笔砚供醉吟。

好将湘山点湘水,洒满青天一张纸。

台家旁搜清庙珍,奇珍堕在湘水滨。

乌衣枢相今水镜,手提一道人材柄。

外台况复有三贤,看即吹嘘送上天。

归来肯过诚斋里,分似锦囊新句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