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老一首

多闻内殖每瞻乌,枉把春秋问蟪蛄。

俗琐未抛聊尔尔,古心内骛亦区区。

系匏于越壤田薄,双鲤铜梁仆赁痡。

揃白追游味殊寡,所图荣绮访仙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常常听说内在修养如同乌鸦聚集,徒然询问蝉的生命周期何谓春秋。
世俗琐事还未抛弃,姑且如此,但内心深处追求古道热肠却也微不足道。
在遥远的越地,我将葫芦系在贫瘠的田头,期待着鲤鱼从铜梁桥下寄来问候。
独自寻找纯洁的乐趣,滋味稀少,只为了追求那华丽的荣耀和访寻仙风道骨的瘦削之人。

注释

内殖:内在修养,指品德或知识的积累。
乌:比喻聚集的人或物。
蟪蛄:蝉的一种,寿命短,代指时间短暂。
聊尔尔:姑且如此,暂时应付。
越壤:古代泛指南方地区。
双鲤:古代书信的代称,常以鲤鱼形木板夹信。
痡:病,这里指生病的人。
揃白:洁白无瑕,形容心境纯正。
荣绮:华丽的色彩,象征荣华富贵。
仙臞:仙人般的清瘦,形容超脱尘世的隐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的《娱老一首》,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和追求。首句“多闻内殖每瞻乌”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常以乌鸦归巢象征岁月流逝,感叹时光荏苒。次句“枉把春秋问蟪蛄”则借蝉的生命短暂,暗示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俗琐未抛聊尔尔”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世俗,但仍未能完全摆脱琐碎事务的牵绊,只能姑且如此。然而,“古心内骛亦区区”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尽管现实有限,但志向依然坚定。

“系匏于越壤田薄”写诗人寓居之地条件简陋,生活艰辛,但并未因此放弃理想。“双鲤铜梁仆赁痡”则借典故表达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以及对仆人的关心。最后两句“揃白追游味殊寡,所图荣绮访仙臞”,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游历的乐趣减少,但仍怀揣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希望能如仙人般清瘦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执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操。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校雠古史二首(其二)

貌从周孔讥诬伪,臆断诗书悉抵梧。

悟鉴精明原本末,讨穷商略较锱铢。

所存偶免随秦火,不喻遗忘笑汉儒。

理胜凛然词旨达,知音傥遇圣人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校雠古史二首(其一)

炎牺分纪到先秦,散脱前闻待发明。

处士妄谈纷战国,专门阿党蔽西京。

尘沙涤荡川归海,故实符同史与经。

梦奠老人遗意得,摩天巨刃不留行。

形式: 七言律诗

耕者得古玉指环一首

百世繁华堕劫灰,凄凉断簪并擘钗。

淑颜窈窕亦尘土,指环耕出田中来。

野人辛勤务稼穑,两手龟拆辟草莱。

未知此环竟安用,但讶光采尤奇瑰。

王孙捉麈不辨玉,手面膏拭无纤埃。

柔荑纤纤擢绀袖,五云书势高崔嵬。

金拨收声饫犀箸,冰遏红牙诚妙哉。

指环不肯贫家售,东邻女贫人道丑。

巧梳堕马长扫眉,五色纴针工组绣。

古人制器知为谁,今时岂乏春风手。

春葱银甲深藏袖,偕老赋诗须我友。

形式: 古风

偶成二绝(其二)

延陵乃有能诗鉴,子路犹为少读书。

习气未忘番简册,白头稽古不应愚。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