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林石屏风

屏风画山皆任假,寒林石屏自然者。

苍纹绀脉乱交加,短树高枝自潇洒。

观者宁分画与非,但怪奇妙非人为。

又疑古苔著石瘦,何得本末无纤遗。

桑田变海松柏死,寒暑不及荣枯期。

佳哉大钧育群类,埏镕精巧无巨细。

天真通貌皆生成,俗师笔墨那形似。

居人幽独最相宜,朴厚远谢雕镂姿。

城中云母屏更好,慎勿浪示豪家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寒林石屏风》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

诗中首先描述了屏风上画的山景,采用“皆任假”的手法,即不拘泥于真实,而是追求艺术的意境与美感。接着,诗人转向对自然石屏的赞美,强调其“自然者”的特质,展现出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的对比。通过“苍纹绀脉乱交加”、“短树高枝自潇洒”等生动描绘,展现了石屏上自然景观的丰富与生动。

诗人进一步探讨了观者的感受,指出人们往往难以分辨画作与现实,被其奇妙的自然感所吸引,质疑为何这些景象并非人为创造。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赞叹,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随后,诗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变迁,如“桑田变海松柏死”,暗示着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变化,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永恒与不朽。最后,诗人以“佳哉大钧育群类,埏镕精巧无巨细”表达了对造物主的赞美,认为无论是宏大还是细微之处,自然都展现出了精妙与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居住环境,认为石屏风最适合于幽静的居所,其朴质与自然之美远胜于繁复雕琢的装饰。最后,诗人以“慎勿浪示豪家儿”告诫,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展示给那些不懂欣赏自然之美的豪家子弟,表达了对真正欣赏自然之美的价值认同。

综上所述,《寒林石屏风》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歌,也蕴含了对艺术、自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秋园行

空园过霜无馀绿,上有梧楸下兰菊。

疏阴虽存不自蔽,残香已断谁更续。

忆昔繁华今九秋,天时人事略相侔。

放怀未能惊物化,烂醉聊可为君谋。

形式: 古风

槐阴

都城广陌如绮分,绿槐左右结浮云。

火轮东升又西没,倒影参差朝复曛。

轻车重马谁家子,侧肩相逢密如蚁。

共看择荫须臾间,可怜争道寻常里。

下有沟水日夜流,年华视此俱悠悠。

形式: 古风

春阴

楚山春阴谁复数,朝朝出云暮暮雨。

高唐恍惚信有神,晦明代谢今犹古。

蜀江渺渺水东流,苦雾凄雨翻似秋。

日月高悬不可遇,眼看卑湿令人愁。

形式: 古风

桃源

武陵溪水清无尘,武陵桃树花长春。

会买渔舟谢宾客,来作武陵山下人。

秦人洞府晋人溪,碧草红桃处处迷。

流水至今堪怅望,问津从古失端倪。

山川非复壶中见,鸡犬犹传云外啼。

顾视人间真敝屣,为烦仙子托幽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