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九)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

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

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呼斗酒,同君酌。

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

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

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其九》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他以游南岩为背景,采用和范廓之韵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词中通过描绘千丈翠岩、西风白马、僧屋、林烟等意象,展现出秋天的萧瑟与壮丽。"笑拍洪崖"表达出词人的豪放洒脱,而"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则寓含了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呼斗酒,同君酌"体现了词人与友人共饮的豪情,"更小隐,寻幽约"则流露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北山猿鹤"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词人提醒自己和朋友不要辜负这样的生活情趣。"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运用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最后两句"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寓意深刻,借飞鸟回头寓意不应过于执着于世俗,而应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辛弃疾词作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七)暮春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其二)

柳外寻春,花边得句,怪公喜气轩眉。

阳春白雪,清唱古今稀。

曾是金銮旧客,记凤凰、独绕天池。

挥毫罢,天颜有喜,催赐上方彝。

只今江海上,钧天梦觉,清泪如丝。

算除非,痛把酒疗花治。

明日五湖佳兴,扁舟去、一笑谁知。

溪堂好,且拼一醉,倚杖读韩碑。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其一)和洪丞相景伯韵

倾国无媒,入宫见妒,古来颦损蛾眉。

看公如月,光彩众星稀。

袖手高山流水,听群蛙、鼓吹荒池。

文章手,直须补衮,藻火粲宗彝。痴儿。

公事了,吴蚕缠绕,自吐馀丝。

幸一枝粗稳,三径新治。

且约湖边风月,功名事、欲使谁知。

都休问,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其二)和昌父

西崦斜阳,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

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

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

君知我,从来雅意,未老已沧州。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

恨儿曹抵死,谓我心忧。

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

还堪笑,机心早觉,海上有惊鸥。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