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二)和昌父

西崦斜阳,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

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

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

君知我,从来雅意,未老已沧州。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

恨儿曹抵死,谓我心忧。

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

还堪笑,机心早觉,海上有惊鸥。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

翻译

西山夕阳渐渐落下,东江流水潺潺,美好的景物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一片落叶发出清脆的声音,整个天下都知道秋天已经来临。
算算人世间得意之事,问问看,谁能像当年骑鹤经过扬州那样风流。
你知道我一直以来的高雅情趣,还未老去就已向往隐居江湖。
身外的琐事无穷无尽,一生又能有多少,不如一醉方休。
遗憾的是孩子们总认为我心中忧虑。
更何况还有溪水山峦可以杖藜漫步,像阮籍那样的人,都在期待我去游玩。
更可笑的是,我早已看破世事,就像海上的惊鸥,不愿被机巧之心所扰。

注释

崦:山名,这里泛指远山。
斜阳:傍晚的太阳。
东江:东部的江河。
物华:自然界的美好景物。
铮然:形容声音清脆。
骑鹤扬州:典故,指超脱世俗的风流行为。
雅意:高尚的情趣。
沧州:代指隐居之地。
儿曹:孩子们。
抵死:极力,非常。
溪山:溪流和山峦。
杖屦:拄杖和鞋子,代指徒步。
阮籍辈:指像阮籍一样放浪形骸的人。
机心:世俗的机巧之心。
惊鸥:比喻不受拘束的自由之鸟。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夕阳西下、江水东流的自然景象,感叹时光易逝,人事如梦。"铮然一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了岁月不待人的感慨。词人自述平生志趣高雅,淡泊名利,即使年事已高,也向往像阮籍那样的隐逸生活,无为而治。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短暂的无奈和对醉生梦死的沉溺,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他遗憾后辈不解他的心境,只以为他忧虑重重。然而,词人更愿意与山水为伴,超脱世事,笑对机心,就像海上的惊鸥,自由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词体现了辛弃疾虽身处官场,但仍保持着一份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一)和洪丞相景伯韵呈景卢舍人

急管哀弦,长歌慢舞,连娟十样宫眉。

不堪红紫,风雨晓来稀。

惟有杨花飞絮,依旧是、萍满芳池。

酴醾在,青虬快剪,插遍古铜彝。

谁将春色去,鸾胶难觅,弦断朱丝。

恨牡丹多病,也费医治。

梦里寻春不见,空肠断、怎得春知。

休惆怅,一觞一咏,须刻右军碑。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瑞鹤仙.赋梅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瑞鹤仙.南剑双溪楼

片帆何太急。望一点须臾,去天咫尺。舟人好看客。

似三峡风涛,嵯峨剑戟。溪南溪北。

正遐想、幽人泉石。

看渔樵、指点危楼,却羡舞筵歌席。叹息。

山林钟鼎,意倦情迁,本无欣戚。转头陈迹。

飞鸟外,晚烟碧。

问谁怜旧日,南楼老子,最爱月明吹笛。

到而今、扑面黄尘,欲归未得。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瑞鹤仙.上洪倅寿

黄金堆到斗。怎得似、长年画堂劝酒。蛾眉最明秀。

向水沈烟里,两行红袖。笙歌撋就。

争说道、明年时候。

被姮娥、做了殷勤,仙桂一枝入手。知否。

风流别驾,近日人呼,文章太守。天长地久。

岁岁上、乃翁寿。

记从来人道,相门出相,金印累累尽有。

但直须,周公拜前,鲁公拜后。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