晖仲叔挽词

材业光华蔼荐绅,由来孝子出忠臣。

五年字邑祗明诏,两路观风惠远民。

徐稚湖边才卜筑,葛翁山下忽栖神。

朔云千里人挥泪,遗命归从大母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官府的光彩照耀着士绅,自古以来,孝顺之人常出忠良之臣。
在皇帝的明确命令下,他在县里任职五年,沿途考察民情,惠及百姓。
徐稚选择在湖边建造居所,而葛翁则突然在此山下成为人们敬仰的神灵。
千里之外的人们为他的离去洒泪,遵照他的遗愿,他要回到大母的邻近之地。

注释

材业:官府。
光华:光彩。
蔼:照耀。
荐绅:士绅。
孝子:孝顺之人。
忠臣:忠良之臣。
字邑:任职县里。
祗:遵照。
明诏:明确命令。
观风:考察民情。
惠远民:惠及百姓。
卜筑:建造居所。
忽栖神:突然成为神灵。
朔云:北方的云,象征离别。
挥泪:洒泪。
遗命:遗愿。
大母邻:大母的邻近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为晖仲叔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哀悼之情。首句“材业光华蔼荐绅”赞扬了晖仲叔的才华与德行,如同光芒照耀着士大夫阶层。次句“由来孝子出忠臣”暗示晖仲叔不仅品行端正,还是一位孝顺之人,这样的品德往往孕育出忠诚的臣子。

“五年字邑祗明诏”描述了晖仲叔在地方任职五年,遵循明君之命,造福百姓。“两路观风惠远民”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政绩,他在多个地区推行善政,惠及民众。

“徐稚湖边才卜筑,葛翁山下忽栖神”运用典故,将晖仲叔比作古代贤者徐稚和葛洪,暗示他的高尚品质如同圣贤一般令人景仰。最后一句“朔云千里人挥泪,遗命归从大母邻”描绘了人们因晖仲叔的离世而感伤,他生前的遗愿是追随母亲的意愿,回归故乡邻里。

整首诗通过赞美晖仲叔的品德、政绩以及人们对他的怀念,展现了对这位忠臣孝子深深的哀悼和敬仰。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留别傅安道(其二)

场屋俱为拜赐师,烟霄独喜凤毛飞。

壮心似铁何曾老,健笔如椽合一挥。

北渚青山劳我梦,西垣红药待君归。

诏环不作经时隔,沙路薰风卷绣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留别傅安道(其一)

华发相看四十年,饱谙世事欲忘言。

一春离别当寒食,再岁追随作上元。

湖外溪山明小槛,雨馀花柳暗西园。

极知老大交朋少,相与论文更一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病中放言五首(其五)

少日功名谓立成,壮年漂荡已心惊。

正平只合依文举,元亮何妨慕孔明。

墓上征西真底用,生前杯酒未宜轻。

田园待足何时足,归赴空山猿鹤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病中放言五首(其四)

寓意平生止墨卿,转喉无奈触钱神。

敢将名利期当世,直欲文章似古人。

积雨尚添门外辙,颠风不扫甑间尘。

倦游傥有凌云赋,肯为黄金巧致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