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浮光丘家山寺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昽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冬交接时节,于古寺中所感受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描写了时间的流逝和行者准备出发的场景,通过钟声与马嘶声相结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动感的氛围。

第三、四句“曈昽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绘,表现了秋末转入冬季,天气多变以及温度逐渐下降的景象。

五、六句“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进一步强化了季节交替带来的自然环境变化,溪水因寒而凝固,野田则在清晨的霜露中燃烧,可能是为了农事或其他目的。

最后两句“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已逝、脚步不轻的感慨,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浮光”指的是岁月流转中的光阴,而“陟岵”则是攀登山路的艰辛,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旅途中的古寺所带来的宁静与思索,以及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亲情怀念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题黄梅驿舍壁间

石润占梅雨,山寒应麦秋。

清风鸣翠筱,疏雨湿红榴。

古驿苔封砌,荒城柳映楼。

高吟一瓯茗,聊为故人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五祖山净老

欲知祖意路堂堂,满目湖山自放光。

林涌乱云迎马足,峰回荒磴上羊肠。

心花肯逐春同老,法雨何妨岁用康。

试向樵夫问端的,白莲生处是吾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古若之上人

滟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

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

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

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严彦醇

一别三年久,重来两鬓苍。

瘦筇扶蹇步,新茗搅枯肠。

得句情还适,逢人话颇长。

湖山元不改,丧乱我心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