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清晨出发时所见的山野景象和旅途感受。首句“一带寒林古木齐”,写出了沿途树木参天,寒意笼罩的景色,显示出旅程的寂静与荒凉。次句“濛濛山色乱云迷”,则通过缭绕的雾气和错综的云层,渲染出山色的朦胧美,也暗示了行路的迷茫。
“沿村问酒难寻店”一句,表现了诗人寻找住宿的不易,透露出旅途的艰辛。接着,“隔岸呼舟欲渡溪”描绘了过河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不便和自然环境的险峻。接下来的两句“夜雨草深蛙鼓闹,晓风花落子规啼”,通过夜晚的蛙声和拂晓的杜鹃啼叫,营造出一种凄清而生动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可怜客路多岑寂,何处垂杨驻马蹄”,以“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孤独和岑寂的感慨,同时借“垂杨”这一意象,暗示了对归宿或温暖的向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寂寞,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旅途漂泊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