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弟禹臣赴官江南

昔与子同归,夜向瓜洲泊。

持杯月正清,遄水平如削。

尔来芦岸深,须防虎潜搏。

行行无朋友,遇事自斟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从前和你一同回家,夜晚停靠在瓜洲岸边。
举杯时月色正明,水面平静如镜。
如今芦苇丛生,要小心防范老虎出没。
孤单前行无伴侣,遇到事情需自己判断。

注释

昔:从前。
子:你。
归:回家。
瓜洲:地名,位于今江苏扬州附近。
泊:停泊。
持杯:举杯。
月正清:月色明亮。
遄:迅速。
水平如削:水面像被削平一样。
尔来:自此以来。
芦岸:芦苇丛生的岸边。
深:茂密。
须防:必须提防。
虎潜搏:老虎潜伏攻击。
行行:行走。
无朋友:没有同伴。
遇事:遇到事情。
自斟酌:自己斟酌决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弟禹臣赴官江南》中的片段,表达了诗人送别弟弟前往江南任职时的关切和叮嘱。诗中通过回忆过去的夜晚,他们在瓜洲停泊,共享明月,水面平静如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提醒弟弟要注意芦苇丛生的岸边可能隐藏着危险,要提防老虎的袭击,显示出对弟弟安全的担忧。

"昔与子同归,夜向瓜洲泊",这两句描绘了兄弟二人昔日的亲密关系和旅途中的温馨场景。"持杯月正清,遄水平如削",则通过月色和江水的描绘,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弟弟旅途顺利的期待。最后两句"行行无朋友,遇事自斟酌",则是告诫弟弟在陌生环境中要学会独立判断,谨慎行事。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亲情关怀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对弟弟的牵挂,也寄托了对他的期许。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张子野屯田知渝州

旧居苕溪上,久客咸阳东。

归来得虎符,驰马向巴中。

歌将听巴人,舞欲教渝童。

况尝善秦声,乐彼渝人风。

忠州白使君,竹枝辞颇工。

行当继其美,贡葛勿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

未赴虢太守,暂归吴兴家。

吴兴近洞庭,橘林正吹花。

君当橘柚时,摘包带霜华。

清甘不楚齿,若酒倾残霞。

溪山小女儿,姹姹两发丫。

袅袅上氍毹,嘈嘈弄琵琶。

是时与之醉,何似走尘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送张山甫武功簿

洛阳旧交有七人,五人已为泉下尘。

各家生儿为门户,唯子弟兄先立身。

我与信都侯独在,喜见及禄知天仁。

昨日闻补武功吏,气调欲与南山亲。

少年勉力向职事,莫学老贪文字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张山甫秘校归缑氏

去年来折桂,今年来娶妇。

得意春风前,还家寒食后。

蓬巷闹鸡犬,藤花荫井臼。

缑山白醪醇,重酌高堂寿。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