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夜出洋》由清代诗人吴元桂所作,描绘了一幅春夜乘舟出洋的壮丽景象。
首句“轻舟如叶漾波心”,以“轻舟”比作“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舟在水面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一片随波逐流的叶子,既轻盈又自在。接着,“万里沧溟接杳冥”一句,将视线拉远,描绘了广阔无垠的大海与遥远的天际相连,营造出一种浩渺深远的意境。
“海月一团丸子白,岛山几点笔头青”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色彩对比的手法,将月亮比作“丸子”,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皎洁明亮;而岛山则被形容为“笔头青”,通过“点”的描绘,展现了岛屿在夜色中的轮廓,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鲜明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绝无尘界侵人眼,只有春潮彻夜听”表达了诗人对纯净自然的向往,强调了远离尘嚣、沉浸在自然之中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不识是仙还故我,孤踪遮莫笑飘萍”两句,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虽身处茫茫大海之中,但内心却如同仙人般超脱,不为外界所扰,保持自我本真,即使孤独漂泊,也无惧嘲笑,展现出一种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春夜出洋》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由、超脱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