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歌二首(其一)

天河漫漫北斗璨,宫中乌啼知夜半。

新缝白纻舞衣成,来迟邀得吴王迎。

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秋风生。

酒多夜长夜未晓,月明灯光两相照,后庭歌声更窈窕。

形式: 古风

翻译

银河漫长北斗星璀璨,宫殿里乌鸦啼叫标志着夜已深半。
新缝制的白色舞衣完成,虽然来迟但仍受到吴王的迎接。
她低下发髻转过脸庞,掩藏双袖,玉钗在秋风中轻轻摇晃。
酒意浓长夜未尽天未亮,月光与灯火相互映照,后庭传来的歌声更加悠扬婉转。

注释

天河:银河,指夜空中看起来像一条银色河流的星星群。
漫漫:形容很长、广阔无边的样子。
北斗:星座名,形如勺子,常用来指示方向。
璨:光彩夺目,这里形容星星明亮。
宫中:皇宫里面。
乌啼:乌鸦的叫声。
知夜半:暗示时间已到半夜。
新缝:新制作,刚缝好的。
白纻:一种白色的细绢,常用来做衣服。
舞衣:跳舞时穿的衣服。
成:完成,制成。
来迟:到达得晚。
邀得:被邀请到。
吴王:古代对某国君主的称呼,这里泛指有权力的人。
低鬟:低头垂下发髻,形容女子温顺或羞涩的姿态。
转面:转过脸去。
掩双袖:用手或袖子遮住脸部或表情,表现害羞或不愿见人。
玉钗:用玉石做的发钗,古代妇女的装饰品。
浮动:轻轻摇动,这里形容玉钗随动作微动。
秋风生:秋风吹起,带来凉意,也增添了几分意境。
酒多:饮酒很多,表示宴饮持续时间长,气氛热烈。
夜长:夜晚时间感觉很长,因为活动还未结束。
夜未晓:天还没亮,夜晚仍在继续。
月明:月光明亮。
灯光:室内的照明,与月光相辉映。
两相照:互相照亮,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氛围。
后庭:宫殿的后院,常指私密或娱乐的地方。
歌声:唱歌的声音。
更窈窕:更加美妙动听,形容歌声悦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深夜宫廷宴会的景象。开篇“天河漫漫北斗璨,宫中乌啼知夜半”两句,从宇宙之大引入夜之静谧,通过北斗星和宫中的乌鸦叫声,渲染出一种深邃、神秘的夜晚氛围。紧接着,“新缝白纻舞衣成,来迟邀得吴王迎”两句,则描绘了女主人公精心准备的舞衣,以及她可能是为了等待某个贵客——“吴王”的到来而略显迟缓。

在“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秋风生”中,诗人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优雅的举止和装饰,以及她在夜风中的飘逸姿态。最后,“酒多夜长夜未晓,月明灯光两相照,后庭歌声更窈窕”几句,则将宴会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通过对酒、夜晚、月亮和灯光的描写,以及远处传来的歌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境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使读者仿佛也能亲临其境,体验那宴会中的豪迈与梦幻。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白纻歌二首(其二)

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

城头乌栖休击鼓,青蛾弹瑟白纻舞。

夜天曈曈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佩满中庭。

此时但愿可君意,回昼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弃。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辽东行

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

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

形式: 乐府曲辞

伤韦令孔雀词

可怜孔雀初得时,美人为尔别开池。

池边凤凰作伴侣,羌声鹦鹉无言语。

雕笼玉架嫌不栖,夜夜思归向南舞。

如今憔悴人见恶,万里更求新孔雀。

热眠雨水饥拾虫,翠尾盘泥金彩落。

多时人养不解飞,海山风黑何处归。

形式: 古风

伤邻家鹦鹉词

东家小女不惜钱,买得鹦鹉独自怜。

自从死却家中女,无人更共鹦鹉语。

十日不饮一滴浆,泪渍绿毛头似鼠。

舌关哑咽畜哀怨,开笼放飞离人眼。

短声亦绝翠臆翻,新墓崔嵬旧巢远。

此禽有志女有灵,定为连理相并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