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藉使音书少,何妨好尚通。
看花虽各自,觅句却相同。
嚼蕊晨烟里,搴枝夜月中。
亦曾湖上坐,香底水精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镃所作,名为《次韵答潘茂洪桂花见怀》。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通过描写桂花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隔绝的氛围,“藉使”指的是远方的信使,传递着彼此的情意。尽管书信不多,但这种精神上的交流仍然是畅通无阻的。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保持友情和精神沟通的重视。
接着,诗人提到观赏花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寻找表达之词却殊途同归。这不仅是对桂花美景的描绘,也是对诗歌创作共鸣性质的一种阐释。
这两句则具体描写了桂花的意象,“嚼蕊”指的是早晨的轻雾之中,桂花正悄然绽放;“搴枝”则是夜晚明月下,桂枝清晰可见。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和光线对于美景感受的影响。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自己也曾在湖边之处静坐,体验那桂花飘香下清澈的水面如同一座神仙宫殿。这既是对桂花美景的追忆,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
整首诗通过桂花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悟,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情怀与精神世界。
不详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便欲相寻去,山光看水光。
野航因挟策,春韭自炊粱。
踽踽吾才短,翩翩子意长。
文翁他日誉,不但劝农桑。
春来慵把酒,间日伴僧斋。
风雨梅花梦,溪山老子怀。
有人非吏俗,同好任天涯。
归上青云日,幽期孰与偕。
楼寒鹤骨旧竛竮,别后溪山梦不扃。
世事益知推去好,鬓毛浑减向来青。
诗篇又见声谐律,才兴何疑刃照硎。
愁里不妨同茗酌,古梅园种百龙形。
我固有诗癖,怜君尤苦心。
自闻非为俗,异处却同音。
病后閒方乞,湖边秋渐深。
排门听车骑,相与话幽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