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

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脱青衫典浊醪。

今日洛桥还醉别,金杯翻污麒麟袍。

喧阗夙驾君脂辖,酩酊离筵我藉糟。

好去商山紫芝伴,珊瑚鞭动马头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在靖安客舍的花丛下,我们一起脱下青衫,用酒来解忧。
今天在洛桥又醉别,金杯中的酒不小心溅污了麒麟袍。
清晨你驾车声声喧闹,我在饯别的宴席上已醉得不省人事。
你就好去吧,与商山的隐士为伴,挥动那珊瑚鞭,马儿高昂着头颅前行。

注释

靖安客舍:靖安的旅店,指诗人停留的地方。
青衫:古代学子或低级官员常穿的衣服。
浊醪:浑浊的酒,这里指普通的酒。
洛桥:洛阳的桥梁,代指离别之地。
麒麟袍:古代高级官员的礼服,象征地位。
喧阗:形容车马喧闹,人声鼎沸。
夙驾:早起驾车,指启程。
脂辖:涂满油脂的车轴,形容车况良好。
酩酊:形容大醉的样子。
藉糟:垫着酒糟,这里指在酒糟上饮酒,形容酒宴的粗犷。
商山紫芝伴:商山的隐士,指选择隐居生活的人。
珊瑚鞭:珍贵的珊瑚制成的马鞭,象征富贵。
马头高:马头昂起,寓意前程远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饮别离的场景,诗人与友人在花枝下共享美酒,气氛欢快而不羁。"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脱青衫典浊醪"两句设定了温馨的环境和亲昵的关系,似乎时间因酒而凝固,而友情也在这份醉意中得以深化。

"今日洛桥还醉别,金杯翻污麒麟袍"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豪迈之气。诗人似乎不愿接受现实的分别,选择在酒精的作用下延续这份快乐。

接下来的"喧阗夙驾君脂辖,酩酊离筵我藉糟"则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和诗人自己的醉态。这里的用词如“喧阗”、“酩酊”都强调了一种狂欢而又不失文雅的氛围。

最后两句"好去商山紫芝伴,珊瑚鞭动马头高"则是对友人即将踏上的旅程表示美好的祝愿。商山作为古代仙境之地,紫芝象征着吉祥和长寿,这里的“伴”字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陪伴。而“珊瑚鞭动马头高”则描绘了出发时的壮观与激励,显示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宴饮场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离别之情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其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

富阳山底樟亭畔,立马停舟飞酒盂。

曾共中丞情缱绻,暂留协律语踟蹰。

紫微星北承恩去,青草湖南称意无。

不羡君官羡君幕,幕中收得阮元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醉题候仙亭

蹇步垂朱绶,华缨映白须。

何因驻衰老,只有且欢娱。

酒兴还应在,诗情可便无。

登山与临水,犹未要人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题山石榴花

一丛千朵压阑干,剪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乾。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