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琳老所携二苏书帖

道人此书欲在眼,扁舟一宿亦随身。

霁月光风开玉轴,千年彷佛见斯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道士希望这本书能随时陪伴在眼前
即使在一叶扁舟过夜,它也随身携带

注释

道人:指道士,可能是一位修行者或学者。
书:书籍。
欲:想要。
在眼:随时在眼前。
扁舟:小船。
一宿:一夜。
亦:也。
随身:随身携带。
霁月:雨后初晴的月亮。
光风:明亮的风,形容天气晴朗。
开玉轴:打开珍贵的书卷。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
彷佛:仿佛,好像。
斯人:此人,这里指书中的作者或内容涉及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毛滂的作品,名为《题琳老所携二苏书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人字迹的珍视和向往之情。

“道人此书欲在眼”,诗人表明自己希望能够长久地将这部书籍保留在自己的视线内,显示出他对书中的知识或文字艺术的珍爱。

“扁舟一宿亦随身”,即使是简陋的小船停泊一夜,这本书也会和诗人随行,体现了对书的珍贵与不离不弃的情感。

“霁月光风开玉轴”,这里的“霁月”指的是雨后初晴的月亮,“光风”则形容清新的气候。“玉轴”比喻古人手泽留下的墨迹。这句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来描绘书中文字的韵味和艺术价值,似乎这些墨迹在清朗的月夜之下被打开,是一幅动人的图画。

“千年彷佛见斯人”,诗人感慨地表达了自己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心情。这里的“彷佛”意味着历经沧桑,长久以来。“斯人”指的是书的作者或是与之有共鸣的人。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人智慧和艺术的崇敬,以及自己与这些古人的精神沟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古人墨迹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毛滂本人的书法造诣和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赠程巽山人

十年贫贱欲如饧,愧客殷勤话此生。

试与宋君寻卜肆,长安东市雨新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八月二十八日挈家泛舟游上渚诗

秋色向幽处,浮家聊远寻。

醉来蓬鬓乱,卧入蓼花深。

云壑封诗物,烟波留客心。

未应儿辈觉,馀醁且勤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十二月二十六日出郊访无畏诗禅暮归奉寄

寒郊独往兴悠哉,问讯山翁破腊回。

犀轴冰寒苕水句,衲衣雪暗锦营埃。

归时烟树鸦声集,望处溪窗山色来。

此意儿童终不觉,闭门脱屩拂莓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