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之园亭三咏(其一)瑞香槛子

异国携来看愈新,移当樽俎会嘉宾。

虽无绝艳惊流俗,为有清香得近人。

烛下更宜观态度,酒阑尤觉醒精神。

湖南莫作淹留叹,已见浔阳二月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从异国带回来越看越新鲜,摆设在宴席上招待尊贵的宾客。
虽然没有艳丽花朵让世俗惊艳,但它的清香却能使人亲近。
在烛光下欣赏它更显风姿,酒过三巡后它更能提振精神。
在湖南不必感叹久留,因为这里已经提前感受到浔阳二月的春天气息。

注释

异国:来自另一个国家。
携:携带。
看:观看。
愈:更加。
新:新颖。
樽俎:古代盛酒和肉的器皿,代指宴席。
会:招待。
嘉宾:尊贵的客人。
绝艳:极其艳丽。
流俗:世俗的眼光。
清香:清淡的香气。
近人:使人亲近。
烛下:在烛光下。
态度:姿态。
酒阑:酒宴结束。
尤:尤其。
醒:提振。
精神:精神状态。
湖南:指中国湖南省。
淹留:长久停留。
浔阳:古地名,今江西九江。
二月春:早春二月。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异国举行的宴会,通过对瑞香和槛子等植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远方故土的思念。首句“异国携来看愈新”表明这些植物虽然来自异国,但在这里它们显得格外新鲜。接着,“移当樽俎会嘉宾”则描绘了宴会的情景,樽俎是古代酒具,这里指用这些植物装饰的桌席上举行的宴会。

第三句“虽无绝艳惊流俗”说明这些植物虽然不像其他花卉那样鲜艳夺目,但它们有着自己的清香。紧接着,“为有清香得近人”则表明正是这种清新的香气使人们感到亲切。

下片开始,诗人写道“烛下更宜观态度”指在烛光之下,更能欣赏到植物的姿态;“酒阑尤觉醒精神”则强调了宴会中的乐趣和这些植物带来的清新感,使得人们精神为之一振。

最后两句“湖南莫作淹留叹,已见浔阳二月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湖南是诗人的家乡,他不必在异国多做停留,因为他已经在这里感受到了如同浔阳二月时节那样的春意。

整首诗通过对植物和宴会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旅枕

旅枕春风底,翛然一梦惊。

漏移清禁远,天入小窗明。

桂玉梁园费,山椒楚客情。

萧条过百五,犹有卖花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留别真戒讲师

假山砌叠真相似,双竹浇培画不如。

万屋尘嚣无间断,一轩气象自清虚。

持斋欲趁龙华会,升座能翻贝叶书。

官罢亦将辞北阙,携筇先访故人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留题无咎卧陶轩

南陌尘如雾,北窗清有馀。

虽无彭泽柳,已富邺侯书。

昼永禽音缓,门閒马迹疏。

翛然即高枕,嘉兴拟湓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留题毛成叔持月轩

明月来时远,腾腾碧海东。

云收万里外,人在一轩中。

光泫池塘路,凉生枕簟风。

相过喜良夜,莫放酒尊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