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别敬步原韵(其七)

岁岁饥驱出,惯于僮仆亲。

幸闻帝都近,频有往来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出行的深情送别与对未来的期许。首句“岁岁饥驱出,惯于僮仆亲”展现了诗人年复一年在饥饿中奔波,与仆从相依为命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接着,“幸闻帝都近,频有往来人”则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京城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京城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繁华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场景的勾勒,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茅檐杂诗(其一)

只在尘寰内,居然径独迂。

此君疏类我,石丈老于儒。

候雨迎鸠妇,栽花薙鼠姑。

客来深自慰,知有浊醪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茅檐杂诗(其二)

吾庐何所托,芳草蓼花西。

幻岂渔郎路,悠然樵父溪。

落英行处拾,佳句半无题。

莎径时来往,苔深茆屋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茅檐杂诗(其三)

独坐不知夕,时闻栖鸟腾。

閒情怀应物,淡语忆渊明。

近借邻家棹,前移柳下罾。

道逢田父返,相话豆花棚。

形式: 五言律诗

茅檐杂诗(其四)

来往曾何意,偏于淡处亲。

山光疑旧梦,花影属分身。

旷眼侵云脚,沉思傍水漘。

平生最相识,强半白头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