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深万籁寂无闻,晓看平阶展素茵。
茗碗纵寒终有韵,梅花虽冷自知春。
使君磊落如天骥,老我堆豗似冻㕙。
深愧闭门高卧客,枉劳车骑巳三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感慨与感激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首联“夜深万籁寂无闻,晓看平阶展素茵”以静谧的夜晚与清晨的雪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诗人通过“万籁寂无闻”与“晓看平阶展素茵”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由静到动、由暗到明的变化过程。
颔联“茗碗纵寒终有韵,梅花虽冷自知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心境的交融。茗碗在寒冷中依然能品出韵味,梅花在严冬中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美丽,也寓意着即使身处逆境,内心也能保持一份宁静与希望。
颈联“使君磊落如天骥,老我堆豗似冻㕙”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的豪迈与自己的年老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友人风度的赞赏与自我谦逊的态度。
尾联“深愧闭门高卧客,枉劳车骑巳三巡”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辞辛劳来访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责,因为自己未能给予足够的接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深刻理解。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公庭拜罢笑声闻,晓色曈曈射锦茵。
元日不阴占乐岁,太平有象兆新春。
不知何地来银瓮,复报诸方致白㕙。
四海治安封禅举,岱宗久已望东巡。
泽国人烟一聚间,时看华屋出林端。
巳寻竹院心源净,更上松楼眼界宽。
千古不磨唯佛法,百年多病只儒冠。
相逢已定诗盟了,他日重寻想未寒。
平生翰墨空馀习,喜见张生缚鼠毫。
韩子未容誇兔颖,涪翁底用赋猩毛。
黑头便有中书意,黄纸宁辞署字劳。
千古无人继羲献,世间笔冢为谁高。
黄发萧萧瘦骨清,每於谈妙见高情。
琼浆政欲分丹鼎,霞佩胡为返赤城。
白鹤归来华表在,碧桃开尽玉棺成。
师今此去哀难悼,万壑松风共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