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夫求偈

论政已肩裴相国,谈禅应笑老维摩。

道存休恨归来晚,一语投机已是多。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怀深为孙大夫求偈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政治与禅学的深刻见解。

首句“论政已肩裴相国”,以裴相国喻指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暗示孙大夫在政治领域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影响力。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赞扬了孙大夫在政务上的卓越成就。

次句“谈禅应笑老维摩”,将孙大夫与佛教中的著名高僧维摩诘进行对比,维摩诘以其智慧和慈悲著称。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孙大夫不仅在政治上有建树,而且在禅学上也有独到见解的肯定,认为他能够以轻松的态度看待禅学,显示出其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第三句“道存休恨归来晚”,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孙大夫归隐或转变方向的理解。这里的“道”既可理解为政治之道,也可理解为禅学之道。诗人劝慰孙大夫不必因选择禅学而遗憾过去的政治生涯,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不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禅学领域,只要内心有所得,就不必后悔。

最后一句“一语投机已是多”,是对孙大夫与诗人之间心灵契合的赞美。即使只是简单的交流,也足以证明两人在精神层面的共鸣。这不仅是对孙大夫个人魅力的肯定,也是对诗人与之交流价值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孙大夫政治与禅学双重身份的描绘,以及诗人对其精神追求的赞赏,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再住慧林和高观察韵

归来饱睡懒谈真,一任禅和喜作瞋。

笑破野堂居士口,孤云去住也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答葛待制(其一)

与君同鞭洞庭山,此个因缘非等闲。

好记灯前一句子,莫教流落向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答葛待制(其二)

终朝圆觉不曾迷,底事劳生强是非。

一扫浮云纤芥尽,个中心月自光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孙主簿真庆阁

黄卷展开共佛语,青山长对伴僧禅。

一炉香尽文时过,浮世何人有此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