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君病起二首(其二)

老去生经废不行,镜中白发见空惊。

解将冲气通枯指,易甚新阳发旧茎。

一悟少年难久恃,不妨多病却长生。

文章缪忝追前辈,服食从来亦强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年老体衰不再行走,镜中白发使我震惊。
尝试激发活力使枯萎的手指复苏,比新生的阳光唤醒旧枝更简单。
领悟到青春难以长久依赖,不如疾病缠身却意外长寿。
写作勉强追随先人的足迹,服用药物自古以来就被称作长生药。

注释

老去:年老。
生经废不行:体衰不再行走。
镜中:镜子中。
白发:白头发。
见空惊:感到惊讶。
解将:尝试。
冲气:活力。
枯指:枯萎的手指。
新阳:新生的阳光。
旧茎:旧枝。
一悟:领悟到。
少年:青春。
难久恃:难以长久依赖。
多病:疾病缠身。
长生:长寿。
文章:写作。
缪忝:勉强。
追前辈:追随先人。
服食:服用药物。
强名:被称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张君病起二首(其二)》。诗人以自己的衰老之态为引子,描述了岁月流转中身体的变化和对生命的感悟。首句“老去生经废不行”,形象地表达了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境况,通过“镜中白发见空惊”进一步刻画出对时光流逝的惊讶与无奈。

接下来,“解将冲气通枯指,易甚新阳发旧茎”两句,诗人运用比喻,将自己的生命力比作“冲气”和“新阳”,试图激发体内潜藏的力量,即使手指枯萎也能重新焕发生机,暗示了对生命坚韧不屈的态度。

“一悟少年难久恃,不妨多病却长生”这两句,诗人认识到青春易逝,疾病反而可能带来意外的生命延长,流露出一种超脱的生死观,认为不必过于忧虑衰老,接受疾病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文章缪忝追前辈,服食从来亦强名”,诗人自谦地表示,虽然在文学上勉强追随前贤,但关于养生之道,他明白服食之说更多是虚名,暗含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探讨了衰老、疾病与生命哲学,展现了苏辙深沉的人生感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中直宿

还家未暇拂尘衣,携被重来趁落晖。

省户鸣驺久分散,宫槐栖鹊共翻飞。

周庐见月风霾静,斜汉横空星斗稀。

多病心身怯清禁,故山依约梦西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张恕九日寄子瞻

无限黄花簇短篱,浊醪霜蟹正堪持。

坐曹漫尔誇勤瘁,割肉何妨诮诋欺。

世外樽罍终自放,俗间簿领莫相縻。

茱萸插遍知人少,谈笑须公一解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张恕春莫

祇言城市无佳处,亦有南湖几度游。

好雨晴时三月尽,啼莺到后百花休。

老猿好饮常连臂,野马依人自络头。

不肯低回池上醉,试看生灭水中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李公择九日见约以疾不赴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

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

床头添药裹,坐上减牛毛。

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