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塘十六韵

洛水分馀脉,穿岩出石棱。

碧经岚气重,清带露华澄。

莹澈通三岛,岩梧积万层。

巢由应共到,刘阮想同登。

壁峻苔如画,山昏雾似蒸。

撼松衣有雪,题石砚生冰。

路熟云中客,名留域外僧。

饥猿寻落橡,斗鼠堕高藤。

崄树临溪亚,残莎带岸崩。

持竿聊藉草,待月好垂罾。

对景思任父,开图想不兴。

晚风轻浪叠,暮雨湿烟凝。

似泛灵槎出,如迎羽客升。

仙源终不测,胜概自相仍。

欲别诚堪恋,长归又未能。

他时操史笔,为尔著良称。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翻译

洛水的支流穿过岩石,显露出嶙峋的石头。
经过青翠的山岚,水显得更碧绿,清冷中带着露珠的晶莹。
透明清澈的水流通往三个海岛,岩石上的梧桐树堆积成千上万层。
巢父和许由这样的隐士或许曾一同到达,刘晨和阮肇也许曾一起攀登。
陡峭的崖壁上苔藓如画,山间傍晚的雾气如同蒸汽般弥漫。
摇动松树,衣服上仿佛落满了雪,题字的石头上似乎结了冰。
常在云中穿梭的旅客熟悉这条路,域外的僧人在这里留下名字。
饥饿的猿猴寻找着落下的橡果,老鼠在高高的藤蔓上争斗。
险峻的树木倾斜在溪边,残破的莎草伴随着岸边的崩塌。
倚着钓竿悠闲地坐在草地上,等待月色降临,好去垂钓。
面对此景想起任父(古代贤人),展开地图想象着他的足迹。
晚风轻轻抚平波浪,暮雨湿润了烟雾,使之凝聚。
仿佛乘坐着神奇的木筏出世,如同迎接羽化的仙人上升。
仙境的奥秘始终无法揣测,美好的景象依然延续。
离别时确实让人依恋,长久归来又难以实现。
将来我会拿起史笔,为你写下美好的赞誉。

注释

洛水:古代的一条河流,流经洛阳。
岩:岩石。
岚气:山间的雾气。
露华:露珠的光华。
三岛: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刘阮:刘晨、阮肇,东汉时的两位人物,传说中他们误入仙境。
壁峻:壁立陡峭。
苔如画:苔藓像画一样美丽。
任父:古代的贤人,此处作者以任父自比。
浪叠:波浪重叠。
烟凝:烟雾凝聚。
灵槎:神话中能航行于天地之间的木筏。
羽客:指道士或仙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和哲理思考。首先,“洛水分馀脉,穿岩出石棱”一句,形象地刻画出了水流在石间穿行、激荡的生动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传达了一种力量与美丽并存的意境。

接着,“碧经岚气重,清带露华澄”两句,通过对山峦和水流特质的描绘,表达了一个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诗人将目光投向更深远的地方,“莹澈通三岛,岩梧积万层”,这样的写法增添了一种壮丽和神秘感。

“巢由应共到,刘阮想同登”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向往之情。他们曾经来过这里,或许留下了什么足迹或故事,这里也反映出诗人的文化修养与历史意识。

“壁峻苔如画,山昏雾似蒸”再现了自然景观的壮观与神秘,而“撼松衣有雪,题石砚生冰”则描绘了一种寒冷而清冽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孤独。

接下来,“路熟云中客,名留域外僧”两句,表明了诗人的足迹已经深入自然之中,而他的名字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们所铭记。这里的“僧”字,更增添了一层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色彩。

在接下来的几句里,“饥猿寻落橡,斗鼠堕高藤。崄树临溪亚,残莎带岸崩”,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状态,这些都是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写照,它们在大自然中的挣扎与生长,更强化了诗歌中的自然美感。

“持竿聊藉草,待月好垂罾”则是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描绘,诗人手持钓竿,在等待夜幕降临、月亮升起的时刻,准备去捕捉那些在水中游动的鱼类。这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也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顺应。

“对景思任父,开图想不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感慨和内心世界。这里的“任父”可能指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前辈,而“开图想不兴”,则是说尽管有着绘制山水画面的愿望,但却没有太多的热情去实现,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在最后几句中,“晚风轻浪叠,暮雨湿烟凝。似泛灵槎出,如迎羽客升”描绘了一幅晚景图,以柔和的笔触勾勒出了自然界在傍晚时分的迷人景致。而“仙源终不测,胜概自相仍。欲别诚堪恋,长归又未能”,则是诗人对于这片美丽山水的留恋之情,以及对未来可能重返此地的期盼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哲理思考。同时,这也是一种文化表达,透露着诗人对于历史、自然、个人命运等多方面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三堂东湖作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螮蝀,岸铺芳草睡鵁鶄。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春词

曈昽赫日东方来,禁城烟煖蒸青苔。

金楼美人花屏开,晨妆未罢车声催。

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艳蝶飞回。

五陵年少惜花落,酒浓歌极翻如哀。

四时轮环终又始,百年不见南山摧。

游人陌上骑生尘,颜子门前吹死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乞彩笺歌

浣花溪上如花客,绿闇红藏人不识。

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

手把金刀擘綵云,有时剪破秋天碧。

不使红霓段段飞,一时驱上丹霞壁。

蜀客才多染不供,卓文醉后开无力。

孔雀衔来向日飞,翩翩压折黄金翼。

我有歌诗一千首,磨砻山岳罗星斗。

开卷长疑雷电惊,挥毫只怕龙蛇走。

班班布在时人口,满袖松花都未有。

人间无处买烟霞,须知得自神仙手。

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

薛涛昨夜梦中来,殷勤劝向君边觅。

形式: 古风

木兰花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班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形式: 词牌: 木兰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