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蜿蜒的小溪流。喜欢悠闲,有空来的人有几个呢?
春天到了,院子里曲折的回廊非常的安静。山上的桃花、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地种在一起。不知道它们是为谁开放,为谁凋零?

注释

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
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白道:洁白的小道。
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
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图景。"百亩中庭半是苔"一句,通过对庭院内杂草丛生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不经意间被自然占据的空间,这里的“苔”指的是一种生长在石头上或地面上的植物,它们覆盖了一半的庭院,显示出主人对于这片土地已久未加以整理。"门前白道水萦回"则描绘了一幅清澈泉水沿着白色小路蜿蜒曲折的画面,这里的“萦回”强调了水流的柔美与自然。

"爱闲能有几人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以及对能够理解并共享这种生活的人的期待。接着,"小院回廊春寂寂"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幽深的小院中回廊旁春意盎然而又无人打扰的情景,这里的“寂寂”传达了一个宁静到几乎可以听到自然声响的氛围。

最后,"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一段,则通过对几棵散布在溪边的果树(山桃和杏)的描写,以及它们花开结果的自然过程,提出了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长与凋谢的一种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和价值的深刻反思。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归于自然本真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令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望江南(其三)归依三宝赞

归依佛,弹指越三祗。

愿我速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能智又能悲。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归依三宝赞

归依众,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

十方贤圣不相离。永灭世间痴。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忆江南(其二)归依三宝赞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

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