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知宗挽诗三首(其二)

三桂先猷远,公来应瑞芝。

子能传世业,令欲遍孙枝。

笏盛床应满,端闿橐已持。

挂冠犹进秩,天意卜深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三桂家族的远见卓识深远,您的到来似乎带来了吉祥的征兆。
您能够传承家业,希望子孙后代都能繁荣昌盛。
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狭长板子)可能已经堆满了您的床,显示出您的官位显赫。
即使已经辞官,您的地位仍然提升,这是上天的旨意,我们都深感明白。

注释

三桂:指明朝将领吴三桂。
猷:谋略,远见。
瑞芝:吉祥的象征,如灵芝。
世业:世代承继的事业或家业。
遍孙枝:使所有的子孙都能有所成就。
笏盛床:形容官位高,笏板堆积如山。
端闿橐:手持官印,显示权力。
挂冠:辞官,脱下官帽。
进秩:晋升官阶。
天意:上天的旨意。
卜深知:深感明白,清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为赵知宗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表达了对赵知宗家族的赞誉和对其退位仍受重视的感慨。首句“三桂先猷远”赞扬了赵家祖辈的深远谋略,暗示家族历史的显赫。接着,“公来应瑞芝”进一步强调赵知宗的到来如同吉祥之兆,象征着家族运势昌隆。

“子能传世业”表达了对赵知宗继承家族基业的能力的认可,而“令欲遍孙枝”则预祝他的子孙后代都能延续家族荣光。后两句“笏盛床应满,端闿橐已持”描绘了赵知宗地位崇高,权杖满室,财富丰厚的景象。

最后两句“挂冠犹进秩,天意卜深知”表达了对赵知宗即使在退位后仍然受到朝廷晋升的敬意,暗示他的德行深得上天眷顾。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赵知宗家族功绩与人望的挽诗,体现了对逝者的尊崇和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赵知宗挽诗三首(其一)

壮日民师帅,中年国典刑。

六分名郡竹,两粲使华星。

綵戏方娱侍,丹旌忽篆铭。

空馀泉一滴,万古叹清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十三郎赴尉汉阳二首(其二)

此地关情久,淳庞好士民。

向来同患难,今历几秋春。

綵棒迎新尉,绨袍说旧人。

为言昌谷老,寄语益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十三郎赴尉汉阳二首(其一)

宦路今如此,亲闱望已深。

是谁门户责,慰我父兄心。

镜里休频看,杯中但浅斟。

前贤官业处,端的要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子通司法之官括苍

议礼蠲租两有声,老坡元不计身荣。

为民受屈今谁似,有子能传近得名。

此去掾曹无暖席,是中科律定持衡。

公馀更欲翻经籍,古道时才孰重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