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寺寒食次韵和阆翁

绿阴啼鸟春将老,古寺垂杨日未西。

客子欲归风满袖,桃花无语水流溪。

有人蔬笋忘饥渴,何处松楸杂笑啼。

准拟一时僧榻畔,诗翁题后更谁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绿荫中鸟儿鸣叫春天将近尾声,古老的寺庙旁垂柳还未西斜。
游子想要归去,衣袖却被和风填满,桃花默默开放,流水轻抚溪边。
有人在简朴生活中忘了饥饿与口渴,哪里有松柏坟墓夹杂着欢笑与哭泣的声音。
本打算在僧人床榻边稍作停留,诗人题过诗后,还有谁能再续新篇?

注释

绿阴:茂密的树荫。
啼鸟:鸣叫的鸟儿。
春将老:春天快要过去。
古寺:古老的寺庙。
垂杨:垂下的柳树。
日未西:太阳还未落山。
客子:旅人,游子。
风满袖:衣袖被风吹得鼓鼓的。
桃花:盛开的桃花。
水流溪:流水潺潺流过溪边。
蔬笋:蔬菜和竹笋,代指简朴生活。
饥渴:饥饿和口渴。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
杂笑啼:混合着笑声和哭声。
僧榻:僧人的床榻。
诗翁:诗人。
题后:题写之后。
更谁题:还有谁会继续题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即将逝去、夕阳西下的宁静画面。"绿阴啼鸟春将老"写出了鸟儿在浓密的树荫中鸣叫,暗示着春天的生机正在消退。"古寺垂杨日未西"进一步描绘了古寺周边的环境,柳树依依,夕阳尚未落山。

"客子欲归风满袖"表达了游子即将离开寺庙时的心情,微风吹拂衣袖,似乎带着离别的感伤。"桃花无语水流溪"则以桃花和流水无声的场景,寓言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桃花虽美,却无法留住春天,流水潺潺,带走的是岁月。

"有人蔬笋忘饥渴"转向了寺中的日常生活,有人专注于粗茶淡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何处松楸杂笑啼"则借松柏和坟墓间的笑声与哭泣,暗示生死之理,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最后两句"准拟一时僧榻畔,诗翁题后更谁题"表达了诗人期待在僧人榻边暂歇,写下诗篇,但又担心自己离去后,还有谁能续写这样的诗篇,流露出一种孤独与传承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切。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林院

何处寻三窟,端来寄一壶。

岩根接沧海,云杪挂浮图。

古壁碑漫灭,灵鳗事有无。

昌公好相识,閒暇说江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招王奕世

闻说铜山下,书屏四面开。

就僧煮紫笋,共客席青苔。

铁画年俱长,霜根顶未栽。

何当端午暇,一别剡乡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杭城风雨中简子昂

五月钱塘风雨秋,怀人频倚面山楼。

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

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

自怜寂寞无玄学,车马门前过似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法善院

野火烟云窟,春溪风日朝。

花迟年有闰,树密地无徭。

山鼓通荒戍,庭碑认往朝。

客言僧可隐,胜似隐农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