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卿赴台州

九陌除书出,寻僧问海城。

家从中路挈,吏隔数州迎。

夜蚌侵灯影,春禽杂橹声。

开图见异迹,思上石桥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朝廷命令下达,寻找僧人询问海城之事。
从家中出发,沿着中路前行,官员们隔着几个州来迎接。
夜晚,贝壳的影子映在灯火下,春天的鸟鸣混杂着船桨声。
打开地图看到奇异的踪迹,心中渴望能去石桥上行走。

注释

九陌:京城的街道。
除书:朝廷的命令。
寻僧:寻找僧人。
海城:某个沿海或有海的城池。
家从:从家中。
中路:主要道路。
挈:携带。
吏隔:官员相隔。
夜蚌:夜晚的贝壳。
侵灯影:投影在灯火下的影子。
春禽:春天的鸟儿。
杂橹声:混合着船桨的声音。
开图:打开地图。
异迹:奇异的踪迹。
思上:心中渴望上。
石桥:石头建造的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

"九陌除书出,寻僧问海城" 表示诗人在长安(当时称“九陌”)写下书信,通过僧人询问远方海城之事,传达了对远去友人的思念与关切。

"家从中路挈,吏隔数州迎" 描述朋友家眷在半途相送,而官吏则隔着几州来迎接,这两句强调了朋友的重要性和社会地位。

"夜蚌侵灯影,春禽杂橹声" 这里“夜蚌”可能指的是夜晚的蛤蟆,其鸣叫声像是要侵蚀灯光;“春禽”则是指春天各种鸟类的声音与橹(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开图见异迹,思上石桥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和对朋友将要踏上的路程的想象。这里的“异迹”可能是指传说中的奇特现象,或是指朋友将要到达的地方有着不寻常的风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颂,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朋友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以及他们深厚的情谊。

收录诗词(101)

张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 籍贯:清河
  • 生卒年:公元895年

相关古诗词

送缙云尉

释褐从仙尉,之官兴若何。

去程唯水石,公署在云萝。

野饭楼中迥,晴峰案上多。

三年罢趋府,应更战高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哭建州李员外

诗名不易出,名出又何为。

捷到重科早,官终一郡卑。

素风无后嗣,遗迹有生祠。

自罢羊公市,溪猿哭旧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夏日题老将林亭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侵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宴驸马宅

牙香禁乐镇相携,日日君恩降紫泥。

红药院深人半醉,绿杨门掩马频嘶。

座中古物多仙意,壁上新诗有御题。

别向庭芜寘吟石,不教宫妓踏成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