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寿族兄正月初六,与定光佛同日生

柏颂才过,梅妆方试,六秀蓂荚。

恰是今朝,白花岩里,一佛生时节。

前身再现,金城桃熟,千岁莲花重发。

更一念、善根常在,作个在家菩萨。

活饥好事,造桥阴骘,乐施常开金穴。

瑶籍儿孙,玉京夫妇,庆聚神仙窟。

从今生旦,三千纪算,常对昙华优钵。

华严会,彩箱庆满僧宝骨。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鉴赏

这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哲学思考。开篇三句“柏颂才过,梅妆方试,六秀蓂荚”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柏树刚刚开始歌颂,梅花正要试放,而“六秀蓂荚”则暗示了自然界生长的活力和多样性。

紧接着,“恰是今朝,白花岩里,一佛生时节”显然是在描写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可能是一个佛诞日或者其他宗教盛会。诗人将这一天与“白花岩里”的宁静氛围联系在一起,而“一佛生时节”则是对这一天的特别标记,也许是在暗示某种精神层面的觉醒或重生。

以下几句“前身再现,金城桃熟,千岁莲花重发”中的“前身再现”可能在探讨轮回转世的问题,“金城桃熟”则是对丰饶和美好生活的象征,而“千岁莲花重发”则表达了某种超越时间、永恒不朽的意境。

诗人随后提到“更一念、善根常在,作个在家菩萨”,这里的“更一念”可能是在强调一种心灵转变或觉悟,而“善根常在”则是对积累善行、种下福德的肯定,“作个在家菩萨”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成为一个菩萨。

接着的几句“活饥好事,造桥阴骘,乐施常开金穴”展现了一种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精神状态,“活饥好事”是在帮助他人解除困苦,而“造桥阴骘”则可能是指修建桥梁以便利交通和人们的生活,“乐施常开金穴”则是对布施的赞美,可能是在比喻慈善之举如同打开财富之源。

诗中还提到“瑶籍儿孙,玉京夫妇,庆聚神仙窟”,这里的“瑶籍儿孙”、“玉京夫妇”都是对美好后代和幸福家庭生活的描绘,“庆聚神仙窟”则是在表达一种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或祝福。

最后几句“从今生旦,三千纪算,常对昙华优钵。华严会,彩箱庆满僧宝骨”中的“从今生旦”可能是指自此时刻开始,“三千纪算”则是在表达一种时间的长远和历史的厚重,“常对昙华优钵”中“昙华”有可能是某种佛教用语,这里是在强调一种恒久不变的精神追求或修行。而“华严会,彩箱庆满僧宝骨”则是在描绘一个盛大的宗教仪式或者庆典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人生境遇和佛法修行的多维度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寄所思新第者

孤衾不暖,静闻银漏,敧枕难稳。

细想多情,多才多貌,总是多愁本。

而今幽会难成,佳期顿阻,只恁萦方寸。

知他莫是,今生共伊,此欢无分。

寻思断肠肠断,珠泪揾了,依前重揾。

终待临岐,分明说与,我这厌厌闷。

得伊知后,教人成病。万种断也无限。

只恐他、恁不分晓,谩劳瘦损。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其二)

万法由心,应观法界,一切心造。

老子瞿昙,同归去揆,不离心是道。

自从识得,坎离交济,炼药粗知昏晓。

云腾雨飞,蟾宫兔走,丹阙更无烦恼。

气中真液,液中真气,和合不多不少。

种出黄芽,炼成赤水,龙虎交围绕。

七返九还,工夫到后,还我旧时年少。

待三千、功圆行满,恁时是了。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其三)

学道修心,存神炼性,直要轻举。

补脑还精,流水不腐,户枢终不蠹。

日魂月魄,抟归炉鼎,真气自然流聚。

把心猿缚住,意马追回,迥无尘虑。

定中明有,阳龙阴火,水火透时为度。

八段奇文,千口活法,向上有一路。

吕公高尚,未离人世,有分也须相遇。

约十洲三岛,骖鸾跨鹤,大家同去。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庆李守正月十九

才过元宵,又经四日,门设弧矢。

信道长庚,当年降瑞,缘是诞生李。

葱葱佳气,今朝重见,洋溢门庭多喜。

这英贤、文章冠世,取青拾芥难比。

那堪绿鬓、朱颜年少,暂试牛刀百里。

迤逦黄堂,平章风月,见说清如水。

彩庭兰玉,森然挺特,捧献椒觞归美。

愿从今、增崇福寿,川流山峙。

形式: 词牌: 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