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绯鱼

蹉跎四十七,腰间始悬鱼。

茜袍虽可贵,发短齿已疏。

儿女眼未识,竞来牵人裾。

不知外朝众,君恩惭有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我蹉跎了四十七岁,才得到官职的任命。
即使华丽的茜色官袍珍贵无比,但我的头发已稀疏,牙齿也脱落了。
孩子们还未曾见过这样的景象,竟来拉扯我的衣襟。
我不了解朝廷内外的情况,只感到对皇上的恩典深感愧疚。

注释

蹉跎:指时间白白过去,耽误了光阴。
腰间始悬鱼:古代官员初任时,会在腰间佩戴鱼符,象征权力。
茜袍:茜色官袍,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
发短齿已疏:形容年老体衰。
儿女眼未识:指自己的孩子还小,未曾见过世面。
牵人裾:拉扯衣襟,表示好奇或亲近。
外朝众:朝廷内外的官员群体。
君恩惭有馀:对自己未能更好地报答皇恩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赐绯鱼》,表达了诗人晚年得官的感慨。首句“蹉跎四十七”感慨岁月流逝,到五十多岁才得到官职;“腰间始悬鱼”以“鱼符”象征官位,暗示迟来的荣耀。接下来,“茜袍虽可贵”描绘了红色官袍的珍贵,但“发短齿已疏”则揭示了岁月在身体上的痕迹,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后两句“儿女眼未识,竞来牵人裾”写出了家中孩童对新官父亲的好奇和亲近,天真无邪。最后,“不知外朝众,君恩惭有馀”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早获朝廷恩典的自谦,以及对君王恩泽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仕途晚达的感慨,以及对君恩的深深感激,寓含着人生的沧桑与感恩之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道次灵井

井面水不动,傍分龙鳞激。

泉气时生沤,上涌光的皪。

深苔翠堪染,石底清可觌。

旱岁或来祠,弹弦属灵觋。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道损司门前日过访别且云计程二月到郡正看暗恶海棠颇见太守风味因为诗以送行

蜀州海棠胜两川,使君欲赏意已猛。

春露洗开千万株,燕脂点素攒细梗。

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

青泥剑栈将度时,跨马莫辞霜气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道傍虎迹行

朝履猛虎迹,暮宿猛虎林。

猛虎终夜啸,阴风生远岑。

我怀何所畏,所畏在官箴。

伤哉此遗体,冒险轻百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释闷

燕丹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

孤城食尽兵未却,度笮中怀挂一索。

我辈于此酒宜酌,百岁千秋奈何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