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四首(其一)

重华受尧禅,揖让何雍雍。

奉尧若考妣,臣道尽始终。

夏王继虞统,心与重华同。

汉家逆操子,亦欲希前踪。

如何臣故主,贬号山阳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舜帝(重华)接受尧帝禅让为引子,描绘了古代君臣之间的和谐与忠诚。"揖让何雍雍"赞美了舜禹之间禅让仪式的庄重和谦逊。舜对尧如同对待父母般尊敬,始终践行臣子之道,体现了儒家的孝悌精神。

诗中提到夏王继位虞舜,同样秉持着同样的忠诚之心,希望效仿舜的美德。然而,后文转折,指出汉朝某位人物试图模仿古代圣贤,但结果却未能如愿,反而被贬为山阳公,暗示了权力更迭中的失意和讽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权谋的批判,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哲理内涵。程敏政作为明代诗人,此诗体现了他对于历史人物和道德典范的反思。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十四首(其二)

周公作周礼,本以致太平。

后来讲求者,往往乱自生。

一悲新室篡,再苦新法行。

善哉豫公语,万古当作程。

关雎与麟趾,此化何时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咏史十四首(其三)

寄生根不牢,蜾裸种还异。

当时浪自喜,久远安可计。

鄙哉文信侯,蕞尔琅琊吏。

坐令秦晋史,半作他人帝。

厉阶谁所启,剿灭固天意。

独喜赵王孙,世主沙漠地。

形式: 古风

咏史十四首(其四)

霸王弑义帝,汉祖诛元勋。

君臣道既绝,可得全其身。

平生固不同,毕竟同一死。

不知垓下剑,何似淮南矢。

形式: 古风

咏史十四首(其五)

王陵在汉军,母伏剑于楚。

赵苞守渔阳,母作鲜卑虏。

二子皆名臣,忍独遗其母。

忠孝有偏重,贤者当自处。

我爱徐元直,翩然别新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