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偶笔

到得而今,须眉已逐簪笄嫁。

应知孝弟力田科,却是东陵蹠。消受酒晨花夜。

便游侠、不将名借。青蝇休吊,龙泉太阿,汝知我者。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这首《烛影摇红·偶笔》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其内容深沉,情感丰富,展现出一种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到得而今,须眉已逐簪笄嫁。”开篇即以“须眉”与“簪笄嫁”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从男性到女性角色的转变,或许是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反思,亦或是对个人命运流转的感慨。

“应知孝弟力田科,却是东陵蹠。”“孝弟”指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力田科”则可能暗喻为努力耕作、追求功名的途径。“东陵蹠”则可能是指古代的隐士或逃避世俗的人,这里或许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价值观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与思考。

“消受酒晨花夜。”“消受”一词,既有享受之意,也含有无奈和妥协的意味,描绘出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无论是清晨的酒宴还是夜晚的花事,都只能被动接受,难以自主选择。

“便游侠、不将名借。”“游侠”通常指行侠仗义、不受拘束的人,此处或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不愿被世俗名利所束缚的心境。

“青蝇休吊,龙泉太阿,汝知我者。”“青蝇”比喻小人或流言蜚语,诗人希望这些负面的影响不要再打扰自己;“龙泉太阿”则是古代名剑的代称,象征着力量与正义,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坚守与信念;“汝知我者”则直接抒发了对理解自己、认同自己内心世界的人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人性的复杂感悟,以及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鬲溪梅令.赋得卧房阶下插鱼竿

帘前绿水映云屏。自盈盈。敲得银针独向、画栏凭。

粉郎归未曾。粉郎空有许多情。未均匀。

好似帘钩偏重、帐钩轻。鱼钩只几分。

形式: 词牌: 鬲溪梅令

西地锦.同三五女伴道小名

不合相携斗草。把小名轻告。

邻娃便说,而今输却,把小名争叫。万一侬家输了。

宁可酬花钞。怕他帘外,侍儿窃语,并檀郎知道。

形式: 词牌: 西地锦

极相思.赋得有约不来过夜半

玉箫阁在花茵,留记月波痕。

朱扉半掩,青灯半灭,作意销魂。

半晌月痕移旧处,风淅淅、几度微闻。

明知不是,伊家屧响,聊且开门。

形式: 词牌: 极相思

留春令.浣手绣观音

兰汤浴手,窗前先就,红莲娇片。

须记他原少凌波,休错配、鸳鸯线。

绣着金身须半面。似向侬青眼。

春笋纤纤近慈云,疑紫竹、林中现。

形式: 词牌: 留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