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秀才

学又三年积,功收一日长。

擅场推老手,附尾续诸郎。

度鸟界晴碧,过云回夕黄。

熟知诗有验,莫愠路无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多年苦读积累知识,一日之功显成效。
技艺娴熟的老手引领,后辈如群雁尾随。
晴空之下鸟儿翱翔,晚霞映照云朵游移。
深知诗歌蕴含真理,勿因旅途缺粮而恼怒。

注释

学:学习。
又:再。
三:多。
年:年份。
积:积累。
功:功效。
收:收获。
长:长久。
擅场:擅长的领域。
推:推崇。
老手:经验丰富的高手。
附尾:跟随。
续:接续。
诸郎:众多的年轻人。
度:度过。
界:天空。
晴碧:晴朗碧蓝。
过:经过。
云回:云彩飘动。
夕黄:傍晚的黄色。
诗:诗歌。
验:验证。
愠:恼怒。
路:道路。
无粮:缺乏食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为送别秀才张秀才而作,表达了对他的学业成就的认可和对他未来的期许。首句“学又三年积”赞扬了张秀才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和积累,显示出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次句“功收一日长”则寓意着日积月累的努力终将带来显著的进步。

“擅场推老手”形容张秀才在学术领域已成老练之才,技艺超群,是同辈中的佼佼者。“附尾续诸郎”则以谦虚口吻表达对其后辈身份的认可,暗示他在众多学者中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度鸟界晴碧,过云回夕黄”两句通过描绘开阔的天空和自然景象,寓言张秀才的前程如鸟儿翱翔于晴朗碧空,未来充满希望。傍晚的云彩变幻,象征着时光流转,也预示着他在人生旅途中的起伏变化。

最后两句“熟知诗有验,莫愠路无粮”,以诗歌创作来比喻人生的道路,鼓励张秀才要有信心面对未知的挑战,不必因暂时的困境而沮丧,因为知识和才华就像粮食,会支撑他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赞美又寄予厚望的送别诗,充满了对张秀才的鼓励和祝福。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送张蕲县

接禄才馀岁,为邦近故园。

案图三万户,镇静五千言。

雪尽春泥滑,风生沙水昏。

犹须放琴客,坐席稍能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张衡山

昔别青衿子,今为白发翁。

此行何日见,多难向来同。

官事酣歌里,湖山秀句中。

风尘莫回首,留眼送归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杨侍禁兼寄颜黄二公二首(其二)

多问黄居士,终年欠一书。

因人候消息,有使报何如。

向晚逢杨子,真堪托后车。

亲年方赖禄,不惜借吹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杨侍禁兼寄颜黄二公二首(其一)

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经年。

众口不成虎,诸公更荐贤。

两亲须薄禄,一障欲乘边。

往问颜夫子,何妨试著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