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别青衿子,今为白发翁。
此行何日见,多难向来同。
官事酣歌里,湖山秀句中。
风尘莫回首,留眼送归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送张衡山》,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好友张衡山的深深怀念以及岁月流转的感慨。首联“昔别青衿子,今为白发翁”通过对比,描绘了两人从年轻时的离别到如今张衡山已成白发老翁,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和友情的长久不变。
颔联“此行何日见,多难向来同”进一步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和对共同经历的艰难困苦的回忆,体现了深厚的友情纽带。
颈联“官事酣歌里,湖山秀句中”则将张衡山的生活场景与诗酒风月、山水之间的文人雅趣相结合,展现了好友在忙碌的官事之余仍能保持诗情画意的生活态度。
尾联“风尘莫回首,留眼送归鸿”劝慰张衡山不必过多回首过去的风尘,要满怀希望地展望未来,以开阔的胸怀送别友人,如同目送鸿雁远去,寓意着友谊长存,期待他人的美好前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寓含哲理,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又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淡泊与豁达。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多问黄居士,终年欠一书。
因人候消息,有使报何如。
向晚逢杨子,真堪托后车。
亲年方赖禄,不惜借吹嘘。
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经年。
众口不成虎,诸公更荐贤。
两亲须薄禄,一障欲乘边。
往问颜夫子,何妨试著鞭。
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真字飘扬今有种,清谈绝倒古无传。
出尘悟解多为路,随世功名小著鞭。
白首相逢恐无日,几时笔札到林泉。
清江画舸照新晴,铙鼓喧喧聒市鸣。
昔日布衣今着绣,他年鹤化只空城。
还朝不待三年最,得郡何妨万里行。
岁禄二千亲八十,世间谁有此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