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战血肥春草,妖魂附野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和神秘氛围。"战血肥春草",寥寥几字,却勾勒出战场过后的荒芜,春草因战争的鲜血滋养而显得格外茂盛,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妖魂附野狐"则引入了超自然元素,妖魂附身于野狐之上,可能象征着战争带来的阴森恐怖和不祥之气,或者是对战争中牺牲者冤魂的隐喻。
整体来看,赵知军此句寓言深沉,以自然景象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对于亡灵和未知力量的敬畏或恐惧。这种表达方式在宋词中常见,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命运的探讨。
不详
元是马嵬山下魄,脱胎今复对西风。
当时若使三郎见,又自东篱召入宫。
翠蘋风起落残红,秋月正圆秋气中。
但怪肩吾轮桂长,未容文举酒樽空。
帆归南浦潮回北,人散西桥斗转东。
乌鹊高飞惊远目,误疑天际有来鸿。
重来寻野兴,淡月半松林。
一寺俨如昨,双溪清到今。
乱馀僧改貌,秋老客惊心。
自觉身如寄,山林滋味深。
落叶溪边卸小舠,似游赤壁步临皋。
溪声忽静霜将下,山意生寒月正高。
举世梦酣庄氏蝶,此时心在屈平骚。
梅花雅有幽期旧,特地吹香满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