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愁无累者,偶向市朝游。
此后乘孤艇,依前入乱流。
高眠歌圣日,下钓坐清秋。
道不离方寸,而能混俗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游移的生活状态。开篇“无愁无累者,偶向市朝游”两句,展现了诗人一种轻松自如的心境,无忧无虑之中偶尔到市集去游玩,一种不为物欲所牵绊的自由态度。
接下来的“此后乘孤艇,依前入乱流”则更加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似乎要借助一叶孤舟,进入那喧嚣纷扰的人世,但又不为之所动,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清醒。
“高眠歌圣日,下钓坐清秋”两句,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进一步描写。诗人在美好的时候安然入睡,在祥和的阳光下唱歌,在清新的秋天垂钓享受静谧,这些都是他自在超脱的一种具体体现。
最后,“道不离方寸,能混俗求”则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总结。诗人虽然身处红尘之中,但他的心灵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不被世俗所污染,而是在寻常里求得一份淡定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高雅脱俗的人生追求,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美好抒发。
不详
剑佩已深扃,茅为岳面亭。
诗犹少绮美,画肯爱丹青。
换笔修僧史,焚香阅道经。
相邀来未得,但想鹤仪形。
传衣传钵理难论,绮靡销磨二雅尊。
不许姓名留月观,终携瓶锡去云门。
窗间挂烛通宵在,竹上题诗隔岁存。
珍重荆门郑从事,十年同受景升恩。
天高紫阁侵,隐者信沈沈。
道长年兼长,云深草复深。
如非禅客见,即是猎人寻。
北笑长安道,埃尘古到今。
紬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
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
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