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战场千古地,咫尺是京河。
远磴连荒壁,深林长乱柯。
路迷人迹少,草密兽蹄多。
忆著中原事,令人抚剑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战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战乱和中原文化的怀念之情。
"战场千古地,咫尺是京河。"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背景,是一片历经沧桑的战场,而这战场紧邻着曾经繁华的京城与河流,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和空间感。
"远磴连荒壁,深林长乱柯。" 远处的古道延伸至荒凉的城墙,深邃的森林中长满了杂乱的枝桠,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幅苍凉与荒废的画面。
"路迷人迹少,草密兽蹄多。" 路途因少有人行走而变得昏暗难辨,而野草丛生,野兽的足迹却比往日更多,这两句强化了战后的荒凉感和生命力度的对比。
最后,"忆著中原事,令人抚剑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中原文化和历史事件的深切怀念之情,那些曾经的往事让人不禁手持长剑,唱起悲壮的歌谣,以此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既有对过去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荒凉的无奈。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护风须饮剧,待雪拚眠迟。
举席俱佳客,挥毫尽好诗。
冷芗梅畔觉,清响竹间知。
莫忆征鞍梦,从渠月下支。
行尽湘中一月春,霜髭几欲染缁尘。
山无重数几何路,花不知名俱可人。
午困得茶聊吻润,春愁著柳亦眉颦。
天教早办公家事,乞取身归笠泽滨。
孤枕欠晓梦,短舆偿午眠。
篮摇小儿卧,龛定老僧禅。
少瞑溪山眼,良劳仆从肩。
醒来斜日暮,亟唤玉骢鞭。
底须风景叹新亭,且听樽前贱子陈。
拚却玉山颓绿醑,莫将银海眩黄尘。
山容似画屏环立,世事如棋局几新。
惟有东风不今古,露花烟柳一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