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褚校书归旧山歌

握珠不返泉,匣玉不归山。

明皇重士亦如此,忽怪褚生何得还。

方称羽猎赋,未拜兰台职。

汉箧亡书已暗传,嵩丘遗简还能识。

朝朝待诏青锁闱,中有万年之树蓬莱池。

世人仰望栖此地,生独徘徊意何为。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间星岁改。

藏书壁中苔半侵,洗药泉中月还在。

春风饮饯灞陵原,莫厌归来朝市喧。

不见东方朔,避世从容金马门。

形式: 古风

翻译

握着珍珠不愿归还泉水,藏着美玉不肯回山。
明皇重视人才也是如此,忽然责怪褚生为何能回来。
正当你被誉为擅长写羽猎赋,还未在兰台任职。
汉朝的藏书已经暗中流传,嵩山的遗简还能被认出。
每日等待诏命在青琐闱中,那里有万年长的蓬莱仙池之树。
世人仰望着能在此地栖息,你独自徘徊,心中有何打算。
故乡的山可以回去,薇草可以采摘,自从人间岁月改变。
藏在书壁中的书页已被苔藓半侵,洗药的泉水中月亮依然明亮。
春风中在灞陵原饯别,不要嫌弃归来时城市的喧嚣。
看不见东方朔,他从容避世于金马门。

注释

握珠:比喻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匣玉:珍藏的美玉,象征才华。
明皇:指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褚生:诗人褚载,此处以褚生代指人才。
羽猎赋:古代的一种文体,描述狩猎之事。
兰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朝廷重要职位。
汉箧:汉朝的藏书箱,借指古代典籍。
嵩丘:即嵩山,古代文人隐居之地。
蓬莱池: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这里指皇家园林。
栖此地:指在朝廷任职。
薇可采:薇草,古人常以此比喻隐居生活。
苔半侵:形容时间久远,苔藓生长覆盖。
洗药泉:古人用来洗涤草药的泉水。
灞陵原:古地名,位于长安附近,送别的地方。
金马门:汉代宫门名,这里代指朝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送褚校书归旧山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正在送别一位名叫褚生的校书,即负责校正古籍的人返回他在深山中的旧居。

“握珠不返泉,匣玉不归山。”开篇即以比喻手法,表达珍奇之物难以复返其原处的意境,暗示人事亦如是难以回头。接着,“明皇重士亦如此,忽怪褚生何得还。”诗人感慨于朝廷对人才的厚爱,就像褚生这样的人才能够回到山中,这分明是一种幸运。

“方称羽猎赋,未拜兰台职。”此句表达褚生刚开始学写《羽猎赋》这样的文章,还未曾担任过朝廷的官职。汉代的《羽猎赋》是古典文学中著名的狩猎诗,而“兰台”则指东汉时期负责校书的机构,即后来的国子监。

“汉箧亡书已暗传,嵩丘遗简还能识。”褚生对古籍有着深厚的研究和理解,他能够识别那些已经失传的汉代文献,以及嵩山(即太行山)中流传下来的残简断篇。

“朝朝待诏青锁闱,中有万年之树蓬莱池。”诗人描述了褚生每天等待着皇帝的命令,却在一座被称为蓬莱池的地方,有着千年的古树。这既是对褚生学问渊博的赞誉,也暗示他与世隔绝,追求高洁。

“世人仰望栖此地,生独徘徊意何为。”人们都向往这样的清净之地,而褚生却独自徘徊在这里,他的心中有着怎样的想法呢?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间星岁改。”褚生可以回到他旧日的山中,薇草(一种野生植物)也可以被采集,但自从离开尘世之后,时间似乎已经变了样。

“藏书壁中苔半侵,洗药泉中月还在。”他的藏书之处,墙壁上长满了青苔,而他用来浸洗草药的泉水旁,夜晚依旧有着明亮的月光。这些景象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春风饮饯灞陵原,莫厌归来朝市喧。”春天的微风中,他在灞陵原上饮马,不要嫌弃返回尘世的繁华都市。

结尾处,“不见东方朔,避世从容金马门。”诗人没有看到像东方朔这样的隐逸,只能看到褚生安然地避世于金马门旁。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褚生的赞美,也抒发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送别褚生这一特定情境,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纯净的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送雷监赴阙庭

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

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

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

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

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

攀饯诚怆恨,贺荣且欢娱。

长陪柏梁宴,日向丹墀趋。

时方重右职,蹉跎独海隅。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端东行

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

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

驱车何处去,暮雪满平原。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郡中对雨赠元锡兼简杨凌

宿雨冒空山,空城响秋叶。

沈沈暮色至,凄凄凉气入。

萧条林表散,的砾荷上集。

夜雾著衣重,新苔侵履湿。

遇兹端忧日,赖与嘉宾接。

形式: 古风

郡内闲居

栖息绝尘侣,孱钝得自怡。

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

永日一酣寝,起坐兀无思。

长廊独看雨,众药发幽姿。

今夕已云罢,明晨复如斯。

何事能为累,宠辱岂要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