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笛图

被里鸳鸯春睡足,蛾眉补尖凝黛绿。

沉香亭下鹿眠花,倦倚东皇吹紫玉。

翠鬟亸香薰柘黄,左拍酥肩右按腔。

宫娃张板候节下,花奴缓舞随声扬。

流宫变羽都在口,纵横半借君王手。

就中一指忽差移,风惊别调凄凉久。

蜀江烟水接华清,并辔何如并笛情。

可怜一曲升平调,弄作鸾铃哀怨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音乐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并笛演奏的美妙与情感的复杂。诗人以“被里鸳鸯春睡足”开篇,巧妙地将静谧的春日景象与悠闲的生活状态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接着,“蛾眉补尖凝黛绿”一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女子精致的妆容和优雅的姿态,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柔美与神秘。

“沉香亭下鹿眠花,倦倚东皇吹紫玉”两句,将场景进一步扩展至宫廷中的沉香亭,通过鹿眠花旁的悠闲景象,以及女子倚靠东皇(可能象征着时间或季节)吹奏紫玉(可能是笛子或其他乐器),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翠鬟亸香薰柘黄,左拍酥肩右按腔”描绘了演奏者在舞台上的动作与姿态,通过“翠鬟亸”、“香薰柘黄”的细节,展现了其服饰与装扮的华丽,而“左拍酥肩右按腔”则生动地表现了演奏时的技巧与投入。

“宫娃张板候节下,花奴缓舞随声扬”则展示了宫廷乐队的组织与配合,宫娃(可能指乐师或伴奏者)准备就绪,等待演奏开始,而花奴(可能指舞蹈者)则随着音乐缓缓起舞,形成了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流宫变羽都在口,纵横半借君王手”强调了音乐的流动性和即兴性,以及演奏者与君王之间的互动,暗示了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也是权力与情感交流的媒介。

“就中一指忽差移,风惊别调凄凉久”描绘了演奏过程中的一次小失误,通过这一瞬间的紧张与随后的恢复,展现了音乐艺术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与克服,同时也暗示了音乐情感的深刻与复杂。

“蜀江烟水接华清,并辔何如并笛情”将场景延伸至历史中的华清宫,通过“蜀江烟水”与“并辔”(并骑)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并笛演奏所蕴含的情感深度。

“可怜一曲升平调,弄作鸾铃哀怨声”最后以对音乐的赞美结束,尽管曲调可能由升转平,甚至带有哀怨,但正是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音乐更加动人,如同鸾铃般悠扬,传递出深邃的情感与历史的回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并笛演奏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宫廷生活中的情感世界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为张佥宪题画松

九疑山中十八公,元气结聚非人工。

精求本许周庙致,偶遇不受秦人封。

寒来暑往年华暮,酷月蒸林雪围布。

柔芳弱蔓几枯荣,老干槎牙只如故。

东风吹和春雨零,萋迷碧草连根青。

野猿林鹤相对晚,时有山人寻茯苓。

东阁同心美如玉,音信寥寥渭如澳。

金粉香飘花上黄,虬须紫簇枝间绿。

采花酿酒枝插头,仰援紫藟俯碧流。

盘根错节终不试,犹胜野断横中沟。

枝头满,酒盈瓮,为君起舞冈陵颂。

造化生材会有期,莫入丁生醉时梦。

形式: 古风

尹编修家山图

泰和城外云亭乡,逢原书屋遥相望。

东园别墅图书静,恩庆高堂雨露香。

堂中才子金闺客,身在云霄志岩泽。

一路寒山万木秋,满林风雨孤琴夕。

閒来杖策蹑龙岩,绝壁飞来紫翠涵。

笔架峰前寻药草,城头岭上望秋潭。

日斜回首先公墓,双凤迥峦拥高树。

童子曾闻鹤吊年,居人尚识牛眠处。

红尘满路世悠悠,得失荣枯共白头。

清风明月不须买,宝马朱轮空自忧。

君不见平泉庄上生禾黍,金谷园中绝歌舞。

盘谷愚溪直等閒,留得诗文照今古。

三径黄花手自栽,年年秋雨一番开。

功成身退应何日,预报云山归去来。

形式: 古风

送茌平王秀才

忆昔春闱赴京邸,落日停车马周里。

风尘客路一相逢,空谷足音殊可喜。

下第南归各一天,重来又是六经年。

君家兄弟情如旧,呼酒张灯开夜筵。

明朝再唱阳关曲,屈指韶华今十六。

琐闼追思日似年,碧云怅望人如玉。

渭北江东白雁疏,屋梁残月暮窗虚。

天涯消息有时有,梦里神交无处无。

对床风雨今何夕,一见令人动颜色。

但觉情怀只旧时,不知岁月非前日。

盍簪未已又言归,椿树凝霜雁影微。

阳和乍入官桥柳,寒气偏多游子衣。

难兄已荷轩裳贵,嗟尔年来尚衿佩。

秋风八月桂花时,准拟都门重相会。

形式: 古风

癸卯寓杭戏写目送飞鸿手挥五弦图潦草为婢子所笑因题与女玉祥收为刘氏清话

九月十五住杭州,潇潇风雨生离愁。

閒寻败笔作图画,生纸烂墨伤昏眸。

小鬟立侍笑欲倒,走入幽闺向娘道。

山头颓似土灰堆,树根乱若蓬蒿草。

空中四鸟飞横斜,笔浓大如赤老鸦。

乌纱素服一閒客,坐看去鸟弹琵琶。

我生不是丹青者,适兴投情恣挥写。

等閒涂抹岂足言,便有旁观说高下。

何况嵇康妙绝伦,清谈旷视能容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