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尚父大王

数年铁甲定东瓯,夜渡江山瞻斗牛。

今日朱方平殄后,虎符龙节十三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数年来披坚执锐平定东瓯之地,夜晚渡过江山仰望北斗星斗牛
如今在朱方之地消灭了敌患,手中持有虎符和龙节,管辖着十三个州

注释

铁甲:指铠甲,古代战士的防护装备。
东瓯:古地名,今浙江东部沿海地区。
斗牛:星宿名,古人常用以指引方向或象征军事力量。
朱方:古代方位之一,此处可能指代某个重要的地理位置。
虎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分两半,持符者才能调动军队。
龙节: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象征皇权。
十三州:泛指广阔的领土,此处可能表示疆域广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凭借军功而获得权力的场景,通过对比和鲜明的画面展示了权力的转移与扩张。

"数年铁甲定东瓯"一句,"铁甲"象征坚不可摧的武力,而"定东瓯"则表明将领在东方某地建立了稳固的防线。这里所用的“瓯”字,常用以比喻疆土或城池,暗示军事胜利与领土扩张。

接着是"夜渡江山瞻斗牛",夜晚渡过江河,身处险峻的山地之中,这位将领仰望星空中的“斗牛”(北斗七星旁的两颗星),象征着他在黑暗中寻找方向,期待着未来更大的征服。

第三句"今日朱方平殄后"中,“朱方”指的是红色的旗帜或是军营,用以表示胜利与权力的象征。"平殄后"则显示了军事行动的成功和领土的进一步扩张。

最后一句"虎符龙节十三州","虎符"和"龙节"都是古代用来传递命令和指挥兵马的信物,这里代表着将领手握重权,能够调动十三个州的军队。这不仅展示了其军事实力,也反映出其政治地位的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战役、星象、旗帜和古代官职信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名将领从战场上到朝堂上的权势崛起过程。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谩天岭

西去休言蜀道难,此中危峻已多端。

到头未会苍苍色,争得禁他两度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镇海军所贡

檐前飞雪扇前尘,千里移添上苑春。

他日丁宁柿林院,莫宣恩泽与闲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